[发明专利]一种油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2462.8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06 | 分类号: | A01N47/06;A01N25/06;A01N25/04;A01N25/02;A01P7/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油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螺虫乙酯是拜耳公司开发的季酮酸类化合物,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这种独特的内吸性能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其另一个特点是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
因为螺虫乙酯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所以把螺虫乙酯制备成油基悬浮剂是最优选择。已知公开了许多种活性农业化学品物质的无水悬浮剂浓缩物。例如,EP0789999描述了一种此类制剂,该制剂除了活性物和油之外,还含有一种经疏水化的硅酸铝盐增稠剂。这制剂的稳定性好,但缺点是必须有增稠剂,这会是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加工成本和能耗增加。
此外,US6165940公开了一种无水悬浮剂浓缩液,其中除了活性成分、渗透剂和表面活性剂外,还存在一种有机溶剂,合适的此类溶剂包括液体石蜡或植物油脂。然而,该无水悬浮剂浓缩液在贮存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粒径增长风险。
CN100435637C公开了一种油基悬浮浓缩液,其中除了室温下为固体的活性农业化学品物质、链烷醇烷氧基化物和非离子和/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也是用了植物油或矿物油,同样存在严重的粒径增长风险。
CN100548124C公开了一种油基悬浮液,其中含有式I结构的活性物、渗透剂和非离子和/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也是用了植物油,同样存在严重的粒径增长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基悬浮剂,所述油基悬浮剂包括如下组分:
A组分:至少一种室温下为固体的螺虫乙酯活性物;
B组分:至少一种通式为R1-COO-R2和/或R1-COO-R2-OOC-R1的脂肪酸酯,其中R1为具有10-25个碳原子的烷基和/或烯基,R2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
C组分:至少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至少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D组分:任选的一种或至少两种选自乳化剂、消泡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或惰性填充材料的添加剂。
在本发明中通过对于油基悬浮剂的组分进行特定选择,尤其是选择使用脂肪酸酯成分,使得油基悬浮剂能有效的控制螺虫乙酯在贮存过程中粒径增长问题,大大抑制了螺虫乙酯悬浮颗粒的粒径增长,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提高螺虫乙酯的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基悬浮剂不含增稠剂(例如植物油或矿物油),但却能够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尤其是能够提高含有螺虫乙酯活性物的制剂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油基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1-30%的所述A组分,20-90%的所述B组分、1-30%的所述C组分和0-40%的所述D组分。
在本发明中,通过特定用量的各组分的相互配合,使得油基悬浮剂的组分间达到较佳的配合状态,有效的控制螺虫乙酯在储存过程中粒径增长问题,抑制螺虫乙酯悬浮颗粒的粒径增长,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油基悬浮剂中所述脂肪酸酯优选通式R1-COO-R2和/或R1-COO-R2-OOC-R1的酯,其中R1为具有10至2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和/或烯基,R2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符合上述结构的酯通常为C1-C10烷基的一元醇或二元醇与脂肪酸形成的C10-C25的脂肪酸酯。所述的C1-C10烷基的一元醇或二元醇可以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或己二醇等。所述的脂肪酸优选为具有偶数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例如可以是葵酸、芥酸、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或花生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2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