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摄像投影交互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2648.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1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巍;何伶珍;张浪文;周忠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254 | 分类号: | G06T7/254;G06T7/215;G06T7/277;G06T5/00;G06K9/62;G06K9/00;G06F3/0487;G06F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目 视觉 摄像 投影 交互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摄像投影交互系 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算法等的日益成熟,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 投影交互系统研究与应用正当蓬勃发展。2010年,张正友、高睿等人设计一套 基于投影仪摄像并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系统,实现了对3D交互投影 面的自由切换。该系统主要是利用目标物对平行光的反射信息,并结合高速摄 像机记录场景中目标物的深度数据,以实现目标的检测,其精确度可达1~2cm。 该系统使用的高速摄像机对场景的物体进行采样,它的造价高昂且精确度无法 达到毫米级,因此该方案的性价比较低,不利于产品化。2012年,意大利的Hiroki Goto等人提出利用手部肤色分别在HSV和YCbCr空间下的颜色聚类特性进行 前景手势和复杂背景的分离。同时,他使用了帧差法消除背景,并对交互手势 运动的频率进行学习,辅助去除复杂背景的干扰。最后,在上述的基础上结合 模板匹配法识别指尖,实现用户与投影场景之间的互动效果。然而,该系统所 识别的对象为用户手部在投影光线下的阴影区域。而阴影区域对比度的强弱, 直接影响了图像算法对其识别的准确度。在对比度较弱的情况下,算法难以分 辨阴影区域和投影背景区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摄 像投影交互系统及方法。
首先,基于Vibe结合阴影去除算法准确分割投影区域内的运动目标,同时, 每个摄像头的镜头添加红外滤光片以降低背景复杂度;其次,通过在二值图像 中计算运动目标纵坐标最大的点以定位脚尖点在图像中的像素坐标;再次,以 脚尖点作为一个矩形上底边的中点,在二值图像中从该点向左及向右取相等的 若干长度作为矩形的上底边,并以一个固定长度作为矩形的宽,计算该矩形区 域的模板特征参数,并使用模式识别方法中的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分类器识别运 动目标;最后,将脚尖点在图像中的像素坐标利用本发明设计的坐标映射方法 映射到PC机的鼠标坐标,并调用鼠标API,从而实现对鼠标事件的控制,达到 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摄像投影交互系统,包括投影仪、两个USB摄像头, PC机及一块垫子,所述投影仪与PC机连接,将PC机的屏幕图像投影在垫子上, 所述垫子在USB摄像头的视场内,所述两个USB摄像头并排设置在相机架上, 所述PC机分别与两个USB摄像头连接,所述两个USB摄像头添加红外滤光片。
所述红外滤光片为直径11mm且厚度为1mm的850nm红外滤光片。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摄像投影交互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USB摄像头采集包含脚部的垫子图像作为待检测图像;
S2对图像进行畸变矫正及立体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
S3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运动目标前景分割,得到去除阴影后的运动目标图 像;
S4在分割后的二值图像上,进行脚尖点定位,得到脚尖点的坐标;
S5利用上一步得到的脚尖点坐标向周围做一个矩形,然后进行脚尖模板特 征提取及目标识别;
S6脚尖动作识别,所述脚尖动作包括抬起与放下;
S7将识别后的脚尖位置映射到PC机上,调用鼠标API,实现相应的功能。
所述S3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运动目标前景分割,具体为:
S3.1基于Vibe算法分割运动目标;
S3.2去除运动目标的阴影,具体为:
S3.2.1基于色度的方法从Vibe检测到的前景像素中选取可能得到的阴影 像素,记阴影像素集合为:
SPC={p1,p2,…,pn};
其中,SP(x,y)=1的像素被认为是阴影像素,分别表示像素p 在H,S,V3个空间中的值,表示背景像素在H,S,V3个空间中的 值,α,β,τs,τH表示根据实际设定的阈值,SPC表示阴影像素集合,SP表示阴 影像素;n为基于色度的方法取出图像中所有可能的阴影像素;
S3.2.2基于区域连通原理,将SPC分为不同的连通区域块,记为连通区域 块集合CB={cb1,cb2,…cb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2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