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平衡法的桩承载能力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4374.1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廖辉红;刘德坤;李石存;周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联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衡 承载 能力 自动检测 系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自平衡法的桩承载能力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筋笼、下钢筋笼、荷载箱、加载控制箱、远程服务端、用户终端、多组钢筋应变计、多组位移传感器及两组压力传感器,所述荷载箱分别与所述上钢筋笼及所述下钢筋笼固定连接,多组所述钢筋应变计分别设于所述上钢筋笼及所述下钢筋笼的受力中部,多组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上钢筋笼顶部及所述荷载箱内部,两组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荷载箱内部及所述加载控制箱内部,所述荷载箱、多组所述钢筋应变计、多组所述位移传感器及两组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加载控制箱相连接,所述加载控制箱设有物联网通讯模块,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与所述远程服务端通讯连接,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远程服务端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平衡法的桩承载能力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箱为环形荷载箱,且所述荷载箱的直径与所述上钢筋笼的外径及所述下钢筋笼的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自平衡法的桩承载能力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荷载箱内部的所述位移传感器为两组,且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平衡法的桩承载能力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服务端包括中央处理器及存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加载控制箱通信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平衡法的桩承载能力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电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平衡法的桩承载能力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应变计为两组。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自平衡法的桩承载能力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桩基特性计算出荷载平衡点,确定荷载箱的位置;
步骤二、对所述荷载箱进行预浇注混凝土,并加工上钢筋笼及下钢筋笼;
步骤三、将所述上钢筋笼及所述下钢筋笼分别与预浇注后的所述荷载箱焊接,并将钢筋应变计、位移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相应位置;
步骤四、将焊接好的所述上钢筋笼、所述下钢筋笼及所述荷载箱放入预先打好的桩孔中,并分别对所述上钢筋笼及所述下钢筋笼浇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步骤五、搭建基准梁及基准桩,并将位于所述上钢筋笼的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基准梁相抵接;
步骤六、通过所述远程服务端对所述钢筋应变计、所述位移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进行调试;
步骤七、所述远程服务端根据预先存储的检测流程,通过所述加载控制箱对所述荷载箱进行分级加载,记录各级荷载下的测量数据,并将检测过程及对应的测量数据进行存储,直至加载终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联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联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43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