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5274.0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7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兰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智辉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G07C9/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730900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工***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维码 楼宇 对讲 门禁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楼宇对讲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最早先的单一对讲(4n型)、单一可视对讲(总线型),一直发展到多功能可视对讲、自有可视对讲(移动联网型)等。
现有的楼宇对讲系统包含的零部件有:显示器、拨号按键、摄像头和语音麦克,上述零部件都集中在门口机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某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会使设备功能大打折扣,维修、更换也不方便。零部件多,机体偏大,设备安装复杂,控制过程繁琐,稳定性差,并且,门禁机成本增加,后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维修率高。此外,这些零部件也会使得设备成本增长。
传统的门禁控制过程为:访客来到业主楼门口,通过门禁机上的按键呼叫业主,业主通过门禁机上的摄像头、语音麦克和访客交流,从而决定是否开门,控制过程繁琐,稳定性差。
如何简化设备结构和门禁控制过程,降低设备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简化设备结构和门禁控制过程,降低设备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访客终端根据预获取的二维码,调取并显示指定小区楼宇单元所对应的拨号页面;
访客终端从拨号页面中获取目标房间号,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目标房间号,向对应的业主终端发送对讲通知;
业主终端接收并根据对讲通知,与访客终端进行通信;
业主终端发送开启指令至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开启指令,生成门禁开启电参数,并发送至该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接收并根据门禁开启电参数,控制锁具打开。
进一步地,服务器根据开启指令,生成门禁开启电参数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业主终端发送用户标识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并检验用户标识,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操作权限,若有,则服务器根据开启指令,生成门禁开启电参数。
基于上述任意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实施例,进一步地,访客终端根据预获取的二维码,调取并显示指定小区楼宇单元所对应的拨号页面,具体包括:访客终端扫描预生成的二维码;
访客终端解析二维码,获取服务器地址和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编号;
按照服务器地址,访客终端将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编号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并根据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编号,调取该指定小区楼宇单元所对应的拨号页面,并发送至访客终端;
访客终端显示指定小区楼宇单元所对应的拨号页面。
进一步地,访客终端扫描二维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对预获取的小区与楼宇单元进行分类;
服务器根据每个楼宇单元及该楼宇单元所对应的小区,生成每个楼宇单元的二维码。
进一步地,访客终端扫描二维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根据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目标房间号,生成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拨号页面;
服务器将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拨号页面与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编号建立映射关系;
服务器接收并根据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编号,调取该指定小区楼宇单元所对应的拨号页面,具体包括:
服务器接收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编号;
服务器根据指定小区楼宇单元的编号和预建立的映射关系,调取该指定小区楼宇单元所对应的拨号页面。
基于上述任意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实施例,进一步地,控制锁具打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磁卡感应器实时接收射频卡所辐射的射频信号;
磁卡感应器将感应到的射频信号转化为门禁开启电参数,并发送至锁具。
基于上述任意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实施例,进一步地,业主终端接收并根据对讲通知,与访客终端进行通信,具体包括:
业主终端接收并根据对讲通知,与访客终端建立信息传输通道;
业主终端与访客终端通过信息传输通道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与访客终端进行通信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访客终端或业主终端接收用户所输入的挂断指令;
访客终端或业主终端根据挂断指令,关闭信息传输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智辉,未经兰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5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板角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带有LED照明灯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