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废弃物破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6028.7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智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10 | 分类号: | B02C4/10;B02C4/30;B02C4/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於林峰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废弃物 破碎 方法 | ||
一种建筑废弃物破碎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框体、粉碎装置、进料斗、支架装置、收料装置、分料装置及滚轮,框体上设有第一支架、集中块、第一固定块及第一通孔,进料斗呈空心状,进料斗的下表面与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料斗的内部与框体的内部相通,粉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轮、第一粉碎齿、第二粉碎轮及第二粉碎轮,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支架、第一斜杆及第一竖杆,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箱、第一支撑杆、第一三角块及第二三角块,分料装置包括顶靠块、支撑框、推动杆、分料框、气缸、垫板、第二支撑杆及第二固定块,滚轮呈圆柱体,滚轮水平放置,滚轮位于第一通孔的正下方,本发明能够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充分的粉碎,粉碎效果理想。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9994055发明名称为一种建筑废弃物破碎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废弃物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建筑废弃物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各类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各类建筑废弃物经过挑选分拣后,大多的建筑废弃物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继续使用的。目前从事建筑废弃物破碎行业所采用的自动破碎线形式较为单一,破碎后的物料种类较少,使用范围不光,利用率较低,使得大多的建筑废弃物仍然以垃圾的形式存在,不能转化为再生资源使用,环境污染处理效果不明显,为了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利用,人们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多次重复破碎,以达到较高的使用率,而这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建筑废弃物破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废弃物破碎装置,所述建筑废弃物破碎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粉碎装置、进料斗、位于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收料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下方的分料装置及位于所述分料装置下方的滚轮,所述框体上设有第一支架、位于内部的集中块、位于所述集中块下方的第一固定块及位于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进料斗呈空心状,所述进料斗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的内部与所述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粉碎轮上的第一粉碎齿、位于所述第一粉碎轮下方的第二粉碎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粉碎轮上的第二粉碎齿,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一侧的第一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竖杆,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内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一三角块及位于所述收料箱内左右两侧的第二三角块,所述分料装置包括顶靠块、位于所述顶靠块下方的支撑框、位于所述支撑框下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周围的分料框、位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垫板、位于所述垫板周围的第二支撑杆及设置于所述气缸上的第二固定块,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水平放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
所述集中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内左右两侧,所述集中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集中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集中块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内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集中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框体的内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智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智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6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