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理特征感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7202.X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戴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博康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景怀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参数 储存单元 分析单元 感测系统 生理特征 模拟数字转换单元 错误发生概率 电力供应单元 电位测量单元 光发射单元 比较计算 电位变化 过滤单元 生物皮肤 数值方式 信号光 刺激 器官 体内 外部 观察 科研 配合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特征感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刺激光发射单元、一电位测量单元、一模拟数字转换单元、一特征参数群过滤单元、一特征参数群储存单元、一比较计算单元、分析单元、一显示单元及一电力供应单元。本发明利用外部信号光刺激,取得生物皮肤电位变化数据,进一步以数值方式观察生物体内各器官或系统的现状。以特征参数群储存单元配合分析单元与显示单元,可消除传统技术中人为操作的错误发生概率,更适合于科研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特征感测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光线刺激生物表皮以使得体内对应电磁波改变,用于感测生物体内各系统,比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生理特征的感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要知道生物体内的器官或系统的现况,进而了解所述生物的健康情况,除了以医学的方式进行解剖外,还有许多非破坏性的方法。以人类举例,医疗人员利用X-光,以阴极发出的射线来观察病灶。这些射线遇不同成份与密度的组织,其穿透率不一样,最后落在成像底片或侦测器的残余量也不一样,因此可形成不同亮度的影像。另一种分辨率比较高的成像仪是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原理,分析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的衰减程度,再加上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器官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广义的来看,以上所述的技术,无外乎使用高密度能量刺激人体,并同时利用某些来自人体可侦测的物理观测值,推测或还原人体内部的状况,有时还必须对人体施加一定的辅助剂,比如显影剂。这些技术除了实施设备昂贵,会对人体造成些微的伤害等问题之外,如果要能广泛应用到所有生物上,无论是进行学理研究或疾病治疗,还要做许多参数的调校。有待改进之处还有很多。
众所周知,生物体皆由数量众多的单细胞所构成,彼此协作以达成许多生存所需的任务。再举人类为例子来说明,人体约由3.72x1013个单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聚集形成组织、器官与系统。当一个细胞受到生物学上的刺激时(例如氧化、微生物侵犯、温度异常等等),细胞本身的基因会调整各种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合成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将异常的状况调整回正常状态,同时也会将自己的状况传达给邻近的细胞,一起把信息传送给其他的器官系统。当这些细胞生物信息量与发生次数达到某一个门槛值时,其他器官系统就会作出反应,例如免疫细胞开始活化、肾上腺分泌激素、脑下垂体分泌激素等等,其目的就是协助修复。当前生物医学指出细胞与细胞、器官系统与器官系统之间利用分子物质传达信息,涉及的层次除了分子物质的结构与量,还包括能量、电子的正子等等更细微的改变;除了利用邻近细胞传递信息,其他细胞与器官系统也经由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得到相关信息。因此,除了经由血液、验尿与其他体液检验分析相对直观的代谢状况,了解细微的信息变化可以更详细的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整体的现况。在分子生物学层次上,目前已经可以部分了解体内信息传递状况,比如能量与粒线体的病变状况。但若适当地刺激皮肤并读取由皮肤发出的信号,比如电压变化,可以回推发出所述体内传递信息的器官或系统的目前状况。
相关的技术可以参考美国专利第6,549,805号,所述技术是关于一种利用非侵入性生物回馈信号的系统。请见图1,所述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和遥测单元10和一个触发传感器40。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和遥测单元10包括一个用来生成一系列刺激的中央处理器(透过一激光光源50),及一个双向外围设备。透过所述双向外围设备,根据不同情况设计的模块,可将上述刺激平行传递给本系统中的病人30和操作者20。设计触发传感器40的目是为了远距离获取病人对上述传递来的刺激的回馈,并将数字信号发送回中央处理和遥测单元10。从而形成了两个回馈循环:中央处理和遥测单元10、病人30和触发传感器40之间的循环;以及中央处理和遥测单元10、病人30和操作者20之间的循环。操作者20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和遥测单元10传来的信息,解释不包括病人的意识反应的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博康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鼎博康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7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反光的虹膜信息测量系统
- 下一篇: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