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密钥保护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8910.5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雪;马书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G06Q2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张子青,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密钥 保护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密钥保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原始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它包含一张被称为区块的列表,有着持续增长并且排列整齐的记录。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时间戳和一个与前一区块的链接。
在区块链中,每个用户都有一对公钥和私钥,作为自己在这个区块链网络中的身份凭据。但是,如果自己的私钥被泄露或者被黑客盗取,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比如,当一个黑客入侵到用户的电脑中,将该用户的私钥盗取,就可以完全冒充这个正常用户的身份进行任何操作,将该用户名下的所有数字资产全部转移到其他的账户中,而真正的用户对于自己私钥被窃取的现象则束手无策,从而导致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密钥保护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区块链密钥保护方法,包括:
接收区块链网络中的用户节点发送的用户名、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以及第一签名信息,所述第一签名信息是所述用户节点通过第一私钥对用户名、第一公钥、第二公钥进行签名得到的签名信息,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一私钥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存储所述用户名、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二公钥的第一对应关系;
当所述用户节点检测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中未被写入区块且与所述用户节点关联的交易信息非法时,接收所述用户节点发送的所述用户名、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公钥失效,所述第二签名信息是所述用户节点通过第二私钥对所述用户名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的签名信息,所述第二公钥和所述第二私钥对应;
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签名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删除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公钥;
接收所述用户节点发送的所述用户名、第二公钥、第三公钥以及第三签名信息,所述第三签名信息是所述用户节点通过第二私钥对所述用户名、所述第二公钥、所述第三公钥进行签名得到的签名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三签名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存储所述用户名、所述第二公钥和所述第三公钥的第二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区块链密钥保护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区块链网络中的用户节点发送的用户名、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以及第一签名信息,所述第一签名信息是所述用户节点通过第一私钥对用户名、第一公钥、第二公钥进行签名得到的签名信息,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一私钥对应;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存储模块,用于当验证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存储所述用户名、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二公钥的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节点检测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中未被写入区块且与所述用户节点关联的交易信息非法时,接收所述用户节点发送的所述用户名、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签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公钥失效,所述第二签名信息是所述用户节点通过第二私钥对所述用户名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的签名信息,所述第二公钥和所述第二私钥对应;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删除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删除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公钥;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节点发送的所述用户名、第二公钥、第三公钥以及第三签名信息,所述第三签名信息是所述用户节点通过第二私钥对所述用户名、所述第二公钥、所述第三公钥进行签名得到的签名信息;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三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三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存储所述用户名、所述第二公钥和所述第三公钥的第二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8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