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医疗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9829.9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6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康东福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5/01;G06Q50/2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app 医疗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医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人口的激增,医疗服务机构的配置尚不够完善,市民看病难的问题急待解决,特别是危急病人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给他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传统的医疗报警只能通过120急救电话,呼叫当地医院的急救中心,缺点在于:其一、医院的急救资源有限,而周边同样具有急救能力的组织或个人由于收不到呼救消息而被闲置;其二、只适合危急情况的抢救,不能服务于其他情况缓和而病人又不方便前往医院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医疗报警系统,使患者能及时报警,现有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方便不同紧急情况的病人得到救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医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公众版APP、服务器、值班工作站、手机救援医生版APP;所述手机公众版APP、服务器、值班工作站、手机救援医生版APP通过互联网进行通讯;所述手机APP,由公众扫描二维码、或从官网下载,包括医疗报警模块、拍照模块、视频模块、语音模块、定位模块;所述服务器,包括报警接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患者数据库模块,接收报警,完善患者信息,向值班工作站推送医疗报警和患者信息;所述患者信息,包括报警时间、报警位置、患者姓名、性别、照片、患者短视频、历史病例;所述值班工作站,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医疗报警和患者信息,分派救援医生出诊;所述手机救援医生版APP,安装在救援医生手机中,接收出诊指令和患者信息,确定患者位置和规划出诊路线,在线沟通,上报出诊情况,定位导航可采用百度地图API、高德地图API、天地图API、Mapbar地图API、MapABC地图API、Google 地图API、51地图API;
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扫描二维码,公众下载手机公众版APP;
步骤S2:使用手机公众版APP,用医疗报警模块报警,医疗报警模块调用拍照模块对患者拍照、调用视频模块和语音模块对患者录像、调用定位模块确定患者位置,把这些信息报送服务器;
步骤S3:服务器接收报警信息,调用人脸识别模块从患者照片识别患者,如能识别出患者,调用患者数据库模块得到患者历史病例,更新患者记录,如不能识别患者,为该患者在患者数据库新建记录;
步骤S4:服务器生成医疗报警和患者信息,发送给值班工作站;
步骤S5:值班工作站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医疗报警和患者信息,分派救援小组,发出出诊指令;
步骤S6:救援医生用手机救援医生版APP,接收出诊指令和患者信息,确定患者情况、患者位置和规划出诊路线;
步骤S7:救援医生用手机救援医生版APP,与值班工作站用视音频或文字方式沟通,方便在医院的专家协助救治;
步骤S8:救援医生用手机救援医生版APP,向值班工作站报送出诊报告,值班工作站确认后,发送服务器存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为不同紧急情况的病人提供了有效呼救渠道;2)方便了医疗人员对病人情况进行了解,并通过手机定位及时对病人进行急救;3)充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康东福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康东福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9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