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杯托的伞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2365.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董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一郎 |
主分类号: | A45B25/00 | 分类号: | A45B25/00;A45B9/02;A4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杯托的伞。
背景技术
下雨天时,雨伞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挡雨用具,艳阳天时,遮阳伞也可以为人们遮挡阳光,但此时人们手中还有饮料或者水杯的话,就会占用两只手,再做其他事情则会非常不便,现有技术中很多伞设有与伞柄一体的杯托,用于放置饮料或水杯,以减少一只手的占用,但杯托与伞柄一体,在伞收纳的时候就会占用一定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以解决现有带固定杯托的伞在收纳时占用空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杯托的伞,所述伞包括伞面、伞杆、伞柄、以及杯托,所述伞杆的一端与所述伞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伞柄连接,所述杯托与所述伞柄可拆卸连接,所述杯托包括用以夹持水杯的弹性卡簧,所述弹性卡簧呈C形,所述伞柄设有与所述弹性卡簧相配的凹槽,所述弹性卡簧的两端安装于所述凹槽内,将所述弹性卡簧固定于所述伞柄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簧的两端设有向其中心弯折的弯折部。
本发明提供的弯折部使得弹性卡簧的固定更牢固。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簧的材质为弹簧钢。
弹簧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特别是弹性极限、强度极限、屈强比)、抗弹减性能(即抗弹性减退性能,又称抗松弛性能)、疲劳性能、淬透性、物理化学性能(耐热、耐低温、抗氧化、耐腐蚀等)。
优选地,所述杯托还包括环设于所述弹性卡簧的加强环,加强所述杯托的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杯托还设有加强环,将杯托的强度加强,以防饮料或水杯放置不稳。
优选地,所述加强环为锥环形。
锥环形结构使得饮料或水杯放入时,更稳定,而且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杯子,应用更广。
优选地,所述加强环的材质为塑料。
在饮料或水杯内为热饮时,塑料材质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防止烫伤。
优选地,所述加强环的内壁设有防滑层。
本发明提供的加强环设有防滑层,可以利用摩擦力提高饮料或水杯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包括橡胶层、硅胶层、聚氯乙烯层、或聚氨酯层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各种防滑层利用了高分子材料的吸附性能,防滑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上设有多个向所述加强环的中心凸起的防滑凸点。
本发明提供的防滑凸点进一步增强摩擦力,防止杯子滑落。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伞柄的宽度。
本发明提供的凹槽以足够支撑弹性卡簧的固定为宜,以降低弹性卡簧与伞柄分离的难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杯托的伞具有以下优势:
一、本发明提供的弹性卡簧使得杯托与伞柄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而决定安装与否,需要时可以满足夹持水杯或饮料的需求,不需要时也可以将其拆卸下来,节省空间;
二、本发明提供的弹性卡簧可以将伞固定在公共交通的把手或者立柱上,人们就不需要一直将伞拿在手中,避免站立不稳、乘坐不便,若是雨天,也避免了伞上的水滴随地铁或公交车的晃动而甩溅到别人身上,降低了对别人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杯托的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杯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伞面, 2-伞杆,
3-伞柄, 31-凹槽,
4-杯托, 41-弹性卡簧,
411-弯折部, 42-加强环,
421-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杯托的伞,所述伞包括伞面1、伞杆2、伞柄3、以及杯托4,所述伞杆2的一端与所述伞面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伞柄3连接,所述杯托4与所述伞柄3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杯托4包括呈C形的弹性卡簧41、环设于所述弹性卡簧41的加强环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一郎,未经董一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出糙率自动检测用碾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晶硅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