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烘干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3859.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桂华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F26B17/26;F26B25/00;B02C18/12;B02C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101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烘干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茶叶烘干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茶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传统一般通过人工烘干,为了保证烘干的均匀,在烘干的时候还需要不停的进行手动翻炒,这样烘干的效率较低,为此,现代社会逐渐出现了一些茶叶烘干机,但是现代的茶叶烘干机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茶叶烘干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茶叶渣滓,这些茶叶渣滓对成品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现代的烘干加工装置缺少有效的方法将这些渣滓去除,同时现代的茶叶烘干装置效率也比较低。
为此,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茶叶烘干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干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烘干加工装置,包括烘干箱、粉碎筒和挤出筒,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进料斗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焊接有多个偏心轮,转动轴的一端穿出进料斗连接有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烘干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风管,风管的一端与烘干箱的顶部连通,风管的另一端与烘干箱的侧壁连通,风管上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风机和加热箱;所述烘干箱内部倾斜设置有震动筛网,震动筛网的左右两侧下端部均贴合设置有上减震块,上减震块的下方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下减震块;所述震动筛网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块,弹性块的下方设置有凸轮,凸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震动筛网高度较低的一端在烘干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出料板;所述出料板高度较低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粉碎筒,粉碎筒内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粉碎轴,粉碎轴上焊接有多根粉碎叶片;所述粉碎筒的下方连通有挤出筒,挤出筒内水平设置有挤出螺杆,挤出螺杆上焊接有螺旋叶片,挤出螺杆的一端连接有挤出电机的输出轴。
进一步的,所述风管与烘干箱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风管与烘干箱的侧壁连接处与烘干箱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上减震块与烘干箱的侧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减震块与烘干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连接杆与粉碎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进料斗向烘干箱内加入潮湿的茶叶,茶叶在转动的偏心轮作用下被打散,打散的茶叶更方便进行烘干,烘干箱两侧的风管由于与烘干箱的侧壁连接处与烘干箱相切,因此可以在烘干箱内形成高温循环的涡流,从而对下落的茶叶进行烘干,过滤网防止茶叶被吸入到风管内,茶叶烘干之后落入到震动筛网上,茶叶渣滓通过震动筛网直接落入到烘干箱底部,震动筛网工作时通过上减震块、减震弹簧和下减震块的配合,能够有效延长震动筛网的使用寿命,完整的茶叶通过出料板进入到粉碎筒内,粉碎叶片对茶叶进行粉碎加工,粉碎完成的茶叶通过挤出筒直接挤出,无需人工操作,非常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茶叶烘干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茶叶烘干加工装置中烘干箱的俯视图。
图3为茶叶烘干加工装置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桂华,未经赵桂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3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炒茶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制茶用茶叶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