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5113.5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8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胜林;张海荣;张恒荣;胡向阳;曾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1N15/02;G01N1/34;G01N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测井 t2 分布 确定 井下 岩石 粒度 曲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验岩心制备;S2、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仪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多块岩心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获取每块岩心的核磁T2分布及岩石粒度分布曲线;S3、利用孔隙度分析仪测量多块岩心的孔隙度参数;S4、通过核磁共振测井装置采集和记录地层核磁T2分布数据及地层孔隙度参数,记录步长为1点/0.1m;S5、选取区域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S6、求取地层的粒度分布曲线;S7、输出计算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测井资料计算岩石粒度分布曲线的问题,成本低,较常规技术手段确定粒度分布更准确、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储层岩石物理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层岩石物理研究中,传统的粒度分布曲线获取方法是岩心试验分析及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建模计算。
岩心粒度试验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直接测量法、筛析法及激光粒度分析仪法,井下钻井取心不连续且取心成本昂贵,这些粒度分析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时效性差。
国内现有的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粒度参数计算主要以自然伽玛、冲洗带电阻率等测井曲线与粒度参数建模,但上述方法获取的粒度参数较少,不能真实反映地层垂向组合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为储层岩石物理分析提供连续的井下岩石粒度分布曲线,提高地质评价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验岩心制备:选取不同孔隙度、渗透率的多块岩心样品,对岩心进行洗油、烘干预处理;
S2、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仪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多块岩心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获取每块岩心的核磁T2分布及岩石粒度分布曲线;
S3、利用孔隙度分析仪测量多块岩心的孔隙度参数;
S4、通过核磁共振测井装置采集和记录地层核磁T2分布数据及地层孔隙度参数,记录步长为1点/0.1m;
S5、选取区域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根据不同类型地层分类选取,范围为0.0003~0.0006;
S6、根据公式求取地层的粒度分布曲线rgrain,核磁测井T2分布反演岩石粒度分布曲线公式:
式中:T2为核磁测井横向弛豫时间谱分布,用ms表示;
C为转换系数,无量纲;
rgrain为岩石粒度,用um表示;
Φ为地层孔隙度,用小数表示;
S7、输出计算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5所述的选取区域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根据不同类型地层分类进行选取,其确定方法,包括:
对于多块岩心,获取核磁共振T2分布和岩石粒度分布曲线数据;确定转换系数C值取值区间;按照指定步长改变C值,得到伪粒度分布曲线;计算核磁模拟伪粒度分布曲线与实验粒度分布之间的误差,若误差小于给定的截止值0.0001,则输出C值,否则修改C值继续计算,直到计算误差小于截止值0.0001;获得每块岩心的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5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