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直段弯头模压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5851.X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3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王浩然;郭龙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9/08 | 分类号: | B21D9/08;B21D9/04;B21D37/10;B21C37/28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6 | 代理人: | 续京沙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直段 弯头 模压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压成形方法,特别是用于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中带直段无缝弯头的模压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对制造设备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而管道运输作为诸多制造设备中输送气态、液态或混合颗粒等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而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管道运输而言,弯头因可以改变管路方向,成为的必不可少连接件管件之一,同时也是用量最大的管件,约占管件用量的80%以上。
因物质在管道内沿管路流动等因素,使拐弯处易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对于不带直段的普通的弯头而言,焊接坡口位置距离拐弯处较近,使焊接处应力增加容易造成管道破坏。
用带有直段弯头代替普通弯头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不仅提高了管道的使用期限,而且还增加了管道的安全性,这也是实际生产中所急需的。
目前,带直段弯头生产方式主要有对焊成形,压制成形,铸造成形三种。对焊成形因焊缝的存在,使弯头只能用于低压工作环境的运输;压制成形在压制过程中,模具通过压制毛坯中间位置处,使该处成为主要变形区,内弧和外弧处容易起皱,仅适用于生产尺寸较小的弯头;铸造成形因铸造本身造成容易出现缩松、砂眼、夹渣等缺陷,同时铸造弯头的力学性能也达不到热电厂等一些特殊行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模具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带直段弯头成形方法。
带直段弯头模压成形方法的步骤如下:
1、下料
用已经工业化生产的相同公称通径、外径和弯曲半径的弯头作为毛坯。根据毛坯纵截面与外表面内侧交线的弧长等于带直段弯头纵截面与外表面内侧交线的长度加上弯头两端车坡口的加工余量,可求得毛坯角度。此外,根据设备的吨位大小可对毛坯进行加热,或在室温下成形。
2、内侧成形
将毛坯对称放在压制装置的下模上,上模向下运动使毛坯外部内侧表面与上模模腔接触,继续下行毛坯发生塑性变形,与下模合模,外部内侧表面紧密的贴在上模模腔上,毛坯内侧在其作用下两端形成直段。上模保持与下模闭合的位置不变进行下一工序。
3、两端外侧成形
两芯棒分别沿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其模具型腔两端圆柱面中心轴线推入毛坯的两端内部,使毛坯外侧变形成直段。之后两芯棒退回原位置,上模具回到原位,将弯头从模具中取出。
4、切除余料、加工坡口
按照标准车去弯头两端多余的毛坯,车出坡口完成整个加工过程。
本发明所采用的压制装置主要包括主缸固定板、支撑板A、副缸Ⅰ固定板、副缸Ⅱ固定板、支撑板B、机架、副缸Ⅰ、副缸Ⅱ、主缸、上模固定板、上模、下模固定板、下模、芯棒Ⅰ和芯棒Ⅱ。
下模通过螺栓固定到下模固定板的上部,再将下模固定板过螺栓固定到机架上。
芯棒Ⅰ和芯棒Ⅱ分别与副缸Ⅰ和副缸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副缸Ⅰ、副缸Ⅱ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副缸Ⅰ固定板和副缸Ⅱ固定板,用螺栓通过副缸Ⅰ固定板和副缸Ⅱ固定板,分别将副缸Ⅰ、副缸Ⅱ固定在支撑板A、B上。支撑板A、B又分别固定在机架的两端。
上模通过螺栓连接到上模固定板的下部。上模固定板又与主缸的下端通过螺栓或螺杆实现固定连接。主缸上设有主缸固定板,再通过螺栓将主缸固定板固定连接到机架上。
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其模具型腔表面组成一个带直段弯头的外表面,上模和下模的分模面是以上述带直段弯头外表面的中心轴线沿垂直于其纵截面方向拉伸所得曲面。上模的模腔型面即为该带直段弯头外表面内侧型面,下模的模腔型面尺即为该带直段弯头外表面外侧型面。上模和下模模腔型面尺寸与成形的带直段弯头的外表面型面一致,除两端圆柱面沿中心轴方向长度较长以外。上模和下模模腔型面两端圆柱面长度应保证合模后整个毛坯完全处于上模和下模的模腔内即可。副缸Ⅰ、副缸Ⅱ的轴线分别与主缸的成相同角度,该角度为最终成形的弯头的角度的一半。压制装置可实现处于同一平面内三个方向的运动。三个方向分别都是:竖直方向和分列其两侧与之成相同角度的两个方向,三个方向的延长线交于一点。三个方向的运动的动力装置可以为液压站加液压缸,电动缸等。芯棒Ⅰ和芯棒Ⅱ均为圆柱形前端带有倒角或圆角等过度段,芯棒Ⅰ和芯棒Ⅱ的直径与成形弯头的公称通径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成形的方式主要通过对以工业化生产的弯头其两端进行模压矫直,得到带直段弯头,生产过程中产品不易起皱,质量好,不需整形即可达到要求的尺寸。
2.模具简单,降低了模具成本,生产过程人工参与少,节约劳动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5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壁金属管道弯曲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中水库的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