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5985.1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0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文;黎幸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汇吉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一种红色的花果,又名凤梨草莓、红莓、洋莓、地莓等,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从草莓植株中提取出的“草莓胺”,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有较好的疗效。草莓味甘酸、性凉、无毒,能润、生津、利痰、健脾、解酒、补血、化脂,对肠胃病和心血管病有一定防治作用。据记载,服饮鲜草莓汁可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症。食草莓花,对积食胀痛、胃口不佳、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是极为有益的。草莓营养丰富,具有明目养肝作用,可以帮助消化、通畅大便。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
我国人口众多,对草莓的需求量也很多,多追求大果、高产,但我国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如果过量使用氮肥,则会导致大部分草莓品质变差,甚至卫生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草莓属于无性繁殖植物,病毒危害严重,据估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草莓生产有苗感染有病毒,并都导致草莓果实变小,品质变劣,产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产量、提升口感和香气的富硅草莓种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施肥:选择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清除杂草,并施加基肥,撒施均匀后耕翻10-2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再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2)育苗移栽:培育幼苗,并筛选植株健壮、须根多且无病虫害的壮株苗进行脱毒,形成待移栽的脱毒草莓苗,将脱毒草莓苗移栽到田地上,其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3)栽后管理: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植株恢复生长后,要及时浅中耕,并去除枯、死、病残叶;
(4)适时追肥:移栽脱毒草莓苗后,在草莓生长期,施加尿素、硫酸钾、硅肥;草莓开花期,施加磷酸二氢钾,并进行叶面喷施问荆提取物、马鞭草提取物、竹叶提取物;浆果膨大期,施加尿素、硫酸钾、硅肥;
(5)盖膜:将移栽成活后草莓植株的枯叶、老叶摘除,匍匐茎去掉后,覆盖地膜,室外温度10℃-12℃,当室外温度低于0℃时,再加棚膜;
(6)授粉:开花后,向棚内释放蜜蜂,授粉;
(7)采摘:待80%-90%果面呈红色时采摘。
所述的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土壤PH值为5.7-6.5。
所述的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基肥为腐熟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过磷酸钙。
所述的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施加基肥为每亩施加腐熟有机肥3500-4000份、氮磷钾复合肥30-40份、过磷酸钙50-100份。
所述的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适时追肥为草莓生长期,每亩施尿素9-10份、硫酸钾4-6份、硅肥5-8份;开花期,每亩施40-50份磷酸二氢钾,并进行叶面喷施问荆提取物、马鞭草提取物、竹叶提取物3-4次;浆果膨大期,每亩施尿素10-13份,硫酸钾7-8份、硅肥6-10份。
所述的一种富硅草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盖膜所用的膜是厚度为0.005-0.15mm的塑料薄膜。
对本发明选取的植物提取物做如下介绍:
问荆,木贼科植物问荆的全草,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酸类及酚酸类、黄酮类化合物、糖苷、生物碱、蛋白质与氨基酸、问荆硅化物及其他成分如木质素、糖类、维生素等。其中问荆存在大量的问荆硅化物,包括硅酸、无机硅酸盐、有机硅化物等。问荆的药理作用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保肝作用、利尿作用、降血脂和降血压作用等。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的地上部分,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马鞭草的化学成分有环烯醚萜类糖苷类、苯丙酸类糖苷、黄酮类、有机酸类、糖类、甾醇类、挥发性成分及其他成分等。马鞭草具有调节免疫、抗炎镇痛、神经保护、抗肿瘤作用、抗早孕作用、抗真菌作用、抗氧化作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汇吉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汇吉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5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