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预控中继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6470.3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超;赛华松;李培署;赵杨坤;胡淼;刘成铭;路金昌;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5/18 | 分类号: | B60T15/18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预控 中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路预控中继阀,包括阀座和空心阀杆,多路预控中继阀还包括套连在空心阀杆上并可推动空心阀杆沿阀体轴向移动以打开总风阀口的第一预控活动组件和第二预控活动组件,中继阀侧壁设有对应预控活动组件的可通入预控压力的第一预控口和第二预控口,多路预控中继阀进一步包括可实现切换比例的转换活动组件和转换阀,本发明的优点是各通道及相应活动组件相互独立,解决了中继阀膜片在损坏和断裂的情况下的安全冗余功能,且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制动力,进一步该中继阀阀体内还设有转换阀,实现了两组不同系列的制动缸压力输出,以满足高速动车组不同工况下的制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运载装备空气制动系统的多路预控中继阀。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为了准确而快速地控制空气制动力,普遍采用中继阀进行空气流量放大,通过控制小流量的预控压力来实现制动缸中的压缩空气压力值的控制,进而实现空气制动力的控制,目前高速动车组和城轨车辆制动系统采用中继阀,通过电磁阀和相应的气动阀控制预控制压力,作用到中继阀活塞膜板上,推动活塞移动,打开阀口后形成一个较大通路,将储风缸中的压缩空气输出到制动缸中,快速形成所需要的制动缸压力,进而产生制动力。然而中继阀为频繁动作部件,一旦出现故障,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诸如预控信号压力腔膜片损坏或断裂,中继阀丧失制动压力输出的能力,因此在制动系统设计时,经常会涉及使用双通路或多通路的预控压力输入来控制一个中继阀的压力输出。为避免多路预控压力的相互干扰,就需要在气路设计中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多路预控压力各自单独存在或共同存在时能够实现对中继阀的压力输出进行控制,并且在多路预控压力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遵循使用较大的预控压力控制中继阀输出压力的原则。
现有的单膜板中继阀和双膜板中继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储风缸与制动缸之间、制动缸与大气之间的通路密封采用橡胶硫化阀头压紧在阀口上的结构形式,为了使橡胶硫化阀头压在阀口上产生足够的密封力而采用较大的压紧弹簧力,导致通路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形成较大阻力,从而造成:(1)初始打开储风缸和制动缸之间通路所需的预控制压力较高,普遍为30kPa以上;(2)预控制压力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对应同一预控制压力值所输出的制动缸压力差值较大,普遍为10-20kPa;上述问题影响了空气制动力的控制精度,使得现有高速动车组和城轨车辆的制动缸压力误差范围较大,一般都控制在目标值±20kPa范围内,从而影响了制动力的控制精度。
中国专利CN103192816B,多通道控制压力中继阀具有多个预控压力口进行预控压力的输入,但是此中继阀的多个控制预控压力口的膜板组件均设置在阀杆的底部,且各膜板组件之间串联,当启用最底部压力通道时,为了使膜板组件推动阀杆打开阀口采用较大的预控压力,导致通路打开和关闭过程中阻力较大,影响制动力的控制精度,且该中继阀各膜板组件设置于阀杆底部,在气阀闭合和开启过程中容易出现膜板组件偏移,气路不严导致输出压力不稳,影响制动力的控制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路预控中继阀,该中继阀各通道及相应活动组件相互独立,解决了中继阀膜片在损坏和断裂的情况下的安全冗余功能,且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制动力,进一步该中继阀阀体内还设有转换阀,实现了两组不同系列的制动缸压力输出,以满足高速动车组不同工况下的制动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路预控中继阀,包括阀座、空心阀杆和阀体,多路预控中继阀还包括套连在所述空心阀杆上并可推动空心阀杆沿阀体轴向移动以打开总风阀口的第一预控活动组件和第二预控活动组件,所述多路预控中继阀侧壁分别对应第一预控活动组件和第二预控活动组件设有可通入预控压力的第一预控口和第二预控口,所述空心阀杆沿阀体轴向依次穿过第一预控活动组件和第二预控活动组件,所述第一预控活动组件、第二预控活动组件及阀体配合形成第一预控腔,以存储预控压力推动所述第一预控活动组件或第二预控活动组件推抵空心阀杆移动,所述第二预控活动组件底部、阀体及空心阀杆配合形成第二预控腔,以存储预控压力推动第二预控活动组件推动空心阀杆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6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阀
- 下一篇:一种真空泵安装支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