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9098.1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武;徐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弗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5/0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吕学文,武媛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制 海绵 余热 回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系统,设置在还原炉(1)出风口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设有行走机构(101)的保温箱(10),在保温箱(10)的底部设置与还原炉出风口(5)的管路连接的进风管(102)、在保温箱(10)的顶部设置排空的出风管(104);在所述保温箱(10)内设置用于排布镁锭(107)的孔板(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0)的一侧面设有密封门(103),所述孔板(108)水平设置2-5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层孔板(108)的间距为2-5层镁锭(107)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01)为设置在保温箱(10)底部、带有刹车系统的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锭(107)在孔板(108)上紧密排列、并在相邻层孔板(108)的左侧或右侧交替留出透气间隔,形成高温空气自下而上错流式上升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镁锭(107)之间留有透气间隙,形成高温空气透过孔板(108)上的通孔以及镁锭之间的间隙曲折上升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0)的箱体由槽钢和角钢拼接成框架、钢板做壳体(105),在壳体(105)内复合耐热保温层(106)。
8.一种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方法,其利用还原炉(1)出风口排出的高温空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设有行走机构(101)的保温箱(10)中排布待烘烤的镁锭(107)、密封,并将保温箱(10)推至所述还原炉(1)一侧、限位;
b、将保温箱(10)底部的进风管(102)与所述还原炉(1)出风口(5)的管路连接,打开设置在进风管(102)上的阀门,高温空气与保温箱(10)内的镁锭(107)进行热交换,最后从保温箱(10)顶部的出风管(104)排出;
c、烘烤镁锭(107)4-6小时后,将管路拆卸、保温箱(10)推走,然后将所述还原炉出风口的管路连接另一排布有待烘烤镁锭的保温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0)的一侧面设有密封门(103),所述孔板(108)水平设置2-5层,相邻层孔板(108)的间距为2-5层镁锭(107)高度。
10.根权利要求8所述的镁热法制备海绵钛的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锭(107)在孔板(108)上紧密排列、并在相邻层孔板(108)的左侧或右侧交替留出透气间隔,形成高温空气自下而上错流式上升的结构,或/和相邻镁锭(107)之间留有透气间隙,形成高温空气透过孔板(108)上的通孔以及镁锭之间的间隙曲折上升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弗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方弗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0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