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菌止痒留香的外用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0689.0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2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 | 分类号: | A61K36/906;A61P17/00;A61P31/10;A61P29/00;A61P17/04;A61K35/648;A61K35/64;A61K3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菌 止痒 外用 制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菌止痒留香的外用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零草30、辛夷15、玫瑰花15、檀香18、川锦纹12、山奈9、白芷90、谷精草36、桑叶36、决明子36、白菊花36、青皮45、土荆皮15、紫荆皮15、苦楝根18、千金子50、斑蝥90、蜈蚣60、樟脑300。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外用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止痒留香的外用中药制剂。
二背景技术
癣是皮肤科常见病,直接病因为皮肤癣菌感染皮肤而致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一般认为其经常与免疫功能失调相关,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临床以丘疹、水疱、浸渍糜烂、干燥脱屑伴瘙痒为主要表现,夏秋季发病率高,人群患病率可达一半以上。根据其临床表现将癣分为三型,即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及鳞屑角化型。三型之间可相互转化。其中水疱型与浸渍糜烂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丹毒、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蜂窝织炎等。本病虽不危及患者生命,但极易复发,且易传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卫生都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西医治疗癣多根据患者的皮损类型选用外用药物,如卡泊三醇,环吡酮胺软膏等,但这些药物经常有激素类成分或强刺激成分,疗效有限。市面上的多种中药治癣药物如黄肤乐软膏、癣要搞、顽癣净等疗效多不稳定确切,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更换药物。而口服抗真菌药副作用较大,经常使患者中途停药,而且作用于浅表皮肤效率很低,疗效也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菌止痒留香的外用制剂,其包含黄零草、土荆皮、千金子、斑蝥、蜈蚣等成分,通过科学配伍,使药物快速渗入皮肤,在杀灭多种癣菌、炎症细菌的同时调节局部免疫功能,实现除癣同时止痒的效果。并辅以玫瑰花、檀香、樟脑等成分,使药味芳香,经久不失,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感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菌止痒留香的外用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零草20-50、玫瑰花10-20、檀香10-20、川锦纹10-20、白芷20-100、桑叶30-50、土荆皮 10-20、千金子20-60、斑蝥70-120、蜈蚣50-80、樟脑100-400。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灭菌止痒留香的外用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零草20-50、辛夷10-20、玫瑰花10-20、檀香10-20、川锦纹10-20、山奈5-10、白芷20-100、谷精草20-50、桑叶30-50、决明子30-40、白菊花30-40、青皮40-50、土荆皮10-20、紫荆皮10-20、苦楝根15-30、千金子20-60、斑蝥70-120、蜈蚣50-80、樟脑100-400。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灭菌止痒留香的外用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零草30、辛夷15、玫瑰花15、檀香18、川锦纹12、山奈9、白芷90、谷精草36、桑叶36、决明子36、白菊花36、青皮45、土荆皮15、紫荆皮15、苦楝根18、千金子50、斑蝥90、蜈蚣60、樟脑300。
本发明的外用制剂可以为擦剂、软膏剂、喷剂、涂膜剂等外用剂型。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该外用制剂的擦剂剂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药;
(2)将原料药研磨成10目的粗颗粒,将其装入容器中;
(3)向容器中加入重量为原料药15倍的75%乙醇后封闭;
(4)浸泡10日,期间每日摇动1次;
(5)5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
(6)分装至擦剂容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该外用制剂的软膏剂剂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羽,未经胡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0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用二维特征的侧向层析检测
- 下一篇:一种制备剪切增稠液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