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植入长段骨的椎体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0723.4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9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何戈涛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植入 长段骨 椎体假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植入长段骨的椎体假体,包括具有植骨槽的椎体主体,植骨槽设有供骨条放入的开放口,开放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植骨槽覆盖板,椎体主体连接设有髓腔保护板,髓腔保护板通过后路钉棒固定系统与人体生理椎体相固定,椎体主体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包括上终板和下终板,椎体主体为三维连通多孔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植入长段骨,用于对受损脊柱椎体进行替代,其具有良好的术后骨长入特性以实现远期骨性融合的人工椎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植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植入长段骨的椎体假体。
背景技术
在人类脊柱疾病的治疗中,由于脊柱肿瘤、结核和严重的骨折常引起椎体破坏,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而不得不施行椎体切除术,椎体切除后的脊柱需重建其稳定性,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出现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首次报道椎体肿瘤切除并以假体替代以来,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以及一系列的生物力学测试中显示出传统的人工椎体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植入自体或异体骨颗粒以利于术后骨整合,但是若所需替换的椎体节段较长,则很难获得足够体积的自体骨颗粒,而植入同种异体骨颗粒其高昂的成本亦令人难以承受且来源有限,这给后续在人工椎体节段全长范围内建立完整的骨整合带来了极大困难;其次,为保证中心植骨孔的骨量,使人工椎体上下终板的设计面积缩小,支撑力度不足从而使得人工椎体陷入上下椎体的终板内,出现沉陷的现象,从而最终丧失理想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植入长段骨的椎体假体,用于对受损脊柱椎体进行替代,其具有良好的术后骨长入特性以实现远期骨性融合的人工椎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能够植入长段骨的椎体假体,包括具有植骨槽的椎体主体,所述植骨槽设有供骨条放入的开放口,所述开放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植骨槽覆盖板,所述椎体主体连接设有髓腔保护板,所述髓腔保护板通过后路钉棒固定系统与人体生理椎体相固定。
进一步,所述椎体主体的横截面为U型,其上、下两端还分别包括上终板和下终板,所述椎体主体为三维连通多孔结构。
进一步,所述植骨槽覆盖板为光滑或者三维连通多孔结构。
进一步,所述髓腔保护板为整体式或者多节段式髓腔保护板。
进一步,所述髓腔保护板设置在所述椎体主体的单侧或双侧。
进一步,所述髓腔保护板的内表面为光滑表面,所述髓腔保护板的外表面为三维连通多孔结构。
进一步,所述髓腔保护板上设有使所述髓腔保护板内外两侧的软组织建立血运和组织连接的内外连通孔。
进一步,所述髓腔保护板在对应所述人体生理椎体上的原椎间孔位置处设置有开放式凹口。
进一步,所述后路钉棒固定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人体生理椎体的棘突两侧的纵向连接棒,所述纵向连接棒通过固定棒锁合机构固定在所述髓腔保护板上,所述人体生理椎体和各所述纵向连接棒之间用椎弓根螺钉固定。
进一步,所述椎体主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后路钉棒固定系统包括将所述连接部和各所述纵向连接棒之间相连接的横向连接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可植入骨条的椎体假体专为需要进行较长脊椎椎体置换的患者设计,使用自体腓骨骨条进行椎体主体内部的填充占位,可在术后较短时间内达成椎体主体全长范围内的骨融合以利于植入物的远期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0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一体化颈椎融合器
- 下一篇:用于优化骨科流程参数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