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放电方法与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1479.3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其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通电路 电池单元 电力传输 电性连接 开启信号 处理单元 电路传输 电子装置 选择性产生 放电 充电 | ||
本发明揭示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电力传输端、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第一压控导通电路、第一选择导通电路、第二压控导通电路、第二选择导通电路与处理单元。第一压控导通电路于第一电池单元的电压高于电路传输端的电压时电性连接第一电池单元至电力传输端。第二压控导通电路于第二电池单元的电压高于电路传输端的电压时电性连接第二电池单元至电力传输端。第一选择导通电路依据第一开启信号将第一电池单元电性连接至电力传输端。第二选择导通电路依据第二开启信号将第二电池单元电性连接至电力传输端。处理单元选择性产生第一开启信号与第二开启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充放电技术,特别是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放电方法与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子装置日渐普及,且多已朝向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性进行设计。一般而言,为了符合携带便利性的要求,电子装置大多是以电池单元作为维持其运作的主要电力来源。
电池单元的体积囿于电子装置的体积而受到限制。由于电池单元的体积限制,电池单元皆具有一定的有效供电时间,且此有效供电时间对于电子装置的重度使用者而言并不足够。为了提升电子装置的操作自由度,目前还发展出具有双电池单元的电子装置,以借此提高电子装置的可操作时间。
然而,在电子装置的传统架构中,其所采用的二电池单元的容量并不相同。一般而言,二电池单元中其串数较高的电池单元多为电子装置的主要电池,且串数较低的电池单元多为电子装置的次要电池。并且,在传统充放电方法中,电子装置皆是以电压较高者先进行放电,且以电压较低者先进行充电。由于次要电池串数较高具有较高的电压,因此,在电子装置的传统架构中次要电池永远先于主要电池进行放电。此外,串数较高的电池单元所需的空间也较大,而使得电子装置的体积难以减缩。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电力传输端、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第一压控导通电路、第一选择导通电路、第二压控导通电路、第二选择导通电路与处理单元。第一压控导通电路耦接于第一电池单元与电力传输端之间。于第一电池单元的电压高于电力传输端时,第一压控导通电路将第一电池单元电性连接至电力传输端。第一选择导通电路耦接于第一电池单元与电路传输端之间。第一选择导通电路依据第一开启信号将第一电池单元电性连接至电力传输端。第二压控导通电路耦接于第二电池单元与电力传输端之间。于第二电池单元的电压高于电力传输端时,第二压控导通电路将第二电池单元电性连接至电力传输端。第二选择导通电路耦接于第二电池单元与电路传输端之间。第二选择导通电路依据第二开启信号将第二电池单元电性连接至电力传输端。处理单元侦测第一电池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以选择性产生第一开启信号与第二开启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放电方法包含根据位于第一电池单元与电池传输端之间的第一压控路径两端的电压导通第一压控路径,以致使第一电池单元经由第一压控导通路径放电给电力传输端、根据位于第二电池单元与电力传输端之间的第二压控路径两端的电压导通第二压控路径,以致使第二电池单元经由第二压控路径放电给电力传输端、侦测第一电池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于侦测到第一电池单元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池单元的电压时,导通位于第一电池单元与电力传输端之间的第一开关路径并且断开位于第二电池单元与电力传输端之间的第二开关路径,以致使第一电池单元经由第一开关路径放电给电力传输端,以及于侦测到第二电池单元的电压大于第一电池单元的电压时,导通第二开关路径并且断开第一开关路径,以致使第二电池单元经由第二开关路径放电给电力传输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1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