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门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1769.8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1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蔡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联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肖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门锁已经愈发不能满足人们对家具/办公室等场所的安全防御需求,随着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加密算法安全性能的提高,为“万物互联”这一概念起到了实质上的推进作用,其中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设备作为人们家具/办公室场所安全的忠实“护卫”,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从传统的“机械操作方式”到“互联互通,安全智能”的这一突破性转变,而作为此类设备中就为重要的就是门锁设备,目前市场上也有安全系数较高的门锁,如指纹门锁、密码门锁等。现有的密码门锁通常通过设定固定的密码,进入时通过键盘输入正确的密码的方式解锁,这种方式最大的隐患就是一旦密码泄露,安全性将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智能门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门锁,包括:
锁体;以及皆设置在锁体上的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户的开锁操作指令并向主控制模块传输第一开锁信息;
摄像头模块,用于进行门外图像信息的采集;
WiFi模块,用于将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图像信息上传至终端,终端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与终端内的存储信息进行对比处理后通过WiFi模块向主控制模块传输第二开锁信息;
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摄像头模块、WiFi模块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WiFi模块将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图像信息上传至终端,主控制模块还与输入模块电性连接以用于接收输入模块的第一开锁信息、WiFi模块传输的第二开锁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开锁信息、第二开锁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电子锁具,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主控制模块能够驱动电子锁具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输入模块设置为NFC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模块、IC卡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主控制模块还电性连接有人体感应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感应门外是否有人。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本发明还包括扬声器、麦克风以及门铃按键,所述门铃按键通过接口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扬声器、麦克风分别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向主控制模块供电。
本发明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以用于向蓄电池充电。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发射部和无线充电接收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部设置在锁体上并位于门体一侧,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位于门框上并与无线充电接收部相对设置,无线充电发射部与无线充电接收部耦合连接,所述蓄电池设置在锁体内部并与无线充电接收部电性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部包括第一转换模块和无线发射线圈,第一转换模块与无线发射线圈电性连接,第一转换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无线发射线圈将能量向外辐射,无线充电接收部包括第二转换模块以及与无线发射线圈相耦合连接的无线接收线圈组件,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分别与无线接收线圈组件、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组件用于接收无线发射线圈向外辐射的能量并通过第二转换模块向蓄电池充电。
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组件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无线接收线圈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合输入模块的第一开锁信息、摄像头模块和WiFi模块传输的第二开锁信息进行解锁,对访客进行了双重识别,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无线充电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无线接收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联智能(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蜂联智能(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1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