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化合物以及包含上述新型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2222.X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9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朴旻洙;安慈恩;姜京敏;安贤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进世美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401/10 | 分类号: | C07D401/10;C07D401/14;C07D219/02;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顾晋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化合物 以及 包含 上述 有机 发光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化合物以及包含上述新型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通过低电压驱动的自发光型有机发光元件相对于主流的平板显示元件即液晶显示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因为其可视角度和对比度等性能优秀、不需要背光灯而便于实现轻薄化、功耗低、色彩重现范围广等特性,作为新一代的显示元件而备受瞩目。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作为有机物层使用的材料根据其功能大体上能够分为发光层材料、空穴注入层材料、空穴输送层材料、电子输送层材料、电子注入层材料等。此外,上述发光材料根据其分子量能够分为高分子和单分子,而根据其发光机制能够分为源于电子的单重激发态的荧光材料、源于电子的三重激发态的磷光材料、源于从三重激发态到单重激发态的电子跃迁的自然荧光材料,此外根据其发光材料能够分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以及更加逼真地显现自然色所需的黄色和橙色。此外,为了提升颜色的纯度以及基于能量跃迁的发光效率,作为发光物质还能够使用主体-掺杂剂(Host/dopant)型物质。其原理在于,通过将能带隙较小的发光物质掺杂剂少量混合到发光层中,使得在主体中生成的激发性电子跃迁到掺杂剂中并借此发光。利用如上所述的原理,能够根据掺杂剂和主体的类型得到所需波长的光。
目前为止,已经公开了很多种能够在如上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中使用的物质,但是利用目前已知物质的有机发光元件因为其较高的驱动电压、较低的效率以及较短的使用寿命,并不容易实现实用化。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尝试利用具有优秀特性的物质开发出能够实现低电压驱动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的有机发光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强化物质的强直性而提升其热特性,且在制作元件时薄膜的稳定性以及长寿命特性优秀的新型化合物以及包含上述新型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蓝色、绿色、红色之外还能够实现深蓝色材料设计的发光层材料。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在元件内形成的阳离子稳定化而实现低电压、高效率的新型化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
Ar是分别独立的氢、被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被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异芳基,且两个中的至少一个是苯基或吡啶基,
X是分别独立的CR1或N,其中R1是氢、卤素、氨基、腈基、硝基、被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被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被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异芳基,
A、B是分别独立的被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被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异芳基)
上述化学式1的A、B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由下述化学式2表示,具体能够由化学式3表示。
<化学式2>
<化学式3>
此外,上述化学式1能够由下述化学式4表示。
<化学式4>
此外,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在阳极(anode)和阴极(cathode)之间包含上述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具体能够包含在发光层中。
适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吖啶结构,能够通过立体位阻效果阻止光学能量(单重态及三重态能量)减少,且能够通过强化分子的强直性而提升热学特性,从而实现优秀的长寿命特性。此外,能够通过吖啶结构使在元件内形成的阳离子稳定化,从而实现低电压、高效率,且能够通过吖啶结构阻止共轭结合长度的增加并借此保持较高的三重态能量,从而在蓝色、绿色、红色之外还能够良好地适用于深蓝色发光元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进世美肯株式会社,未经东进世美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2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三唑-2-丁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埃索美拉唑钠的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