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和金线莲的栽培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2487.X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4;A01G31/00;C05G3/00;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金线莲 栽培 新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针菇和金线莲的栽培新技术。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oki Mushroom",拉丁文学名为Flammulina velutiper(Fr.)Sing.。「重口味别名:See You Tomorrow」。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而且也适合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金针菇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如蛋白质、维生素B1、B2等,具有利湿热、宽胸、利尿、止血、下乳的功效,并且治产后乳汁不下,用金针菇炖瘦猪肉食用,极有功效。有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金线莲又称金线兰、金不换、鸟人参等,是名贵珍稀中草药,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地。金线莲以全草入药,具有清凉退火、凉血固肺、祛伤解毒、滋补强壮等功效,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由于其治疗面广,疗效独特,被民间视为“神药”,台湾称之为“中药之王”;近年来,金线莲又被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肝炎及肿瘤等疾病,其药用、食用、观赏等多方面的优良品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金线莲属阴生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光饱和点低,野生金线莲分布于海拔300-1200m之间,常零星分布于相对湿度高、草较少、腐殖质丰厚等阴湿处的林下地表层,喜温凉潮湿和弱光环境。在自然环境下,金线莲生长适温18-25℃,气温超过28℃生长受抑制,5℃以下生长不良甚至停止生长,气温升高后逐渐复原生长;在空气相对湿度85-92%的凉爽阴湿气候生长较好。金线莲为典型的浅根性阴生植物,因其种子小,种胚发育不全,自然繁殖能力低下,自然产量极为稀少,再加上人为长期过度采挖,使其野生资源日趋枯竭、濒临绝种,因此,需要大量人工栽培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针菇和金线莲的栽培新技术,以解决金针菇和金线莲栽培中所遇到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针菇和金线莲的栽培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金针菇菌丝的培养:配制金针菇培养基,所述金针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20-125℃,压力为150-170KPa下灭菌3-5min,接入金针菇菌丝母种,在23-26℃下培养,形成所述金针菇菌丝,备用;
S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包括桑树、榕树、栗树中的一种,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45-62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所打的孔径为2.6-4.2cm,深为4.8-9.2cm,斜向下30-80度打孔,相邻孔的间距为8.6-17cm,离地面0.4-0.6m;
S3:金线莲的移栽:将长4.2-5.3cm的金线莲移栽入步骤S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金针菇菌丝和栽培培养基;
S4:温室大棚采取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湿度;
S5:做好金针菇、金线莲的防病、防虫等灾害工作;
S6:所述金针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12-17cm时可采收,金线莲栽培1.2-2年后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桂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2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动力总成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