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合作缓存的数据选择性缓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3402.X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3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谭冲;虞新颖;刘洪;郑敏;卜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2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杨希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合作 缓存 数据 选择性 方法 | ||
1.一种基于合作缓存的数据选择性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前用户接收到邻近用户对各数据的请求,或从邻近用户或基站接收到各数据时,记录并更新各数据的请求次数;
步骤S2,当前用户根据所述步骤S1中各数据的请求次数预测各数据未来被请求的概率,以获得各数据的预测概率;
步骤S3,当前用户在缓存各数据前,在每次做出缓存决策前,都询问并收集邻近用户的内存缓存情况,并结合各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步骤S2中各数据的预测概率,定义各数据的价值;以及
步骤S4,若当前用户的内存未满,则缓存接收到的数据,否则,根据各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步骤S3中各数据的价值,利用贪心算法确定是否缓存接收到的数据以替换内存中的原有数据;
在所述步骤S3中,当前用户根据公式(5)、(6)定义各数据的价值:
vik=(Pik-Bik)×|Mk| (6),
式(5)中,Bik表示数据k在当前用户i的邻居用户中的缓存比例;式(6)中,vik表示数据k的价值,Pik表示当前用户i获得的数据k的预测概率,|Mk|表示数据k的大小;
在所述步骤S4中,若当前用户的内存已满,则首先计算内存中原有数据以及接收到的数据的单位大小的价值,然后按各数据的单位大小的价值降序排列,最后按单位大小的价值从高到低依次选择对应的数据进行缓存,直至内存满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作缓存的数据选择性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当前用户接收到邻近用户对各数据的请求时,根据公式(1)更新各数据的请求次数:
tik=tik+1 (1),
式(1)中,tik表示当前用户i记录的数据k的请求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作缓存的数据选择性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当前用户从邻近用户接收到各数据时,根据公式(2)更新各数据的请求次数:
tik=αtik+(1-α)tjk,α∈[0,1] (2),
式(2)中,tik表示当前用户i记录的数据k的请求次数,tjk表示邻近用户j记录的数据k的请求次数,α表示权重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作缓存的数据选择性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当前用户从基站接收到各数据时,根据公式(3)更新各数据的请求次数:
tik=βtik+(1-β)Pk|Ni|,β∈[0,1] (3),
式(3)中,tik表示当前用户i记录的数据k的请求次数,Pk表示基站对数据k的全局概率,|Ni|表示当前用户i的邻居用户数量,β表示权重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作缓存的数据选择性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当前用户根据公式(4)获得各数据的预测概率:
式(4)中,Pik表示当前用户i获得的数据k的预测概率,tik表示当前用户i记录的数据k的请求次数,∑qtiq表示当前用户i接收到的邻居用户对各数据的请求的总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34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汽车用交通安全提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安全警示锥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