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多种类型电缆的高速测井遥传通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4437.5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0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涛;陈文轩;王自力;底青云;郑健;张文秀;杨永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C15/04 | 分类号: | G08C15/04;G08C15/06;G08C19/00;H04L5/14;H04J4/00;H04Q9/00;H04B3/02;H04B3/04;H04B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多种 类型 电缆 高速 测井 通讯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多种类型电缆的高速测井遥传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时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所述时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中,同一信道分时接收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单向训练:对信道发送多帧第一数据进行训练,使地面仪器和井下仪器建立一致的采样时钟和帧同步,同时完成初步的单向信道测量;
双向信道训练:所述双向信道训练包括N次循环的混合训练,所述混合训练为:
对信道先发送M帧第一数据训练帧序列进行训练,随后发送K帧第二数据训练帧序列进行训练;
交换:所述地面仪器和所述井下仪器按照M帧第一数据和K帧的第二数据的结构,经过P次的重复,实现地面仪器和井下仪器信息的交换;
通讯:地面和井下获取到相应信道的配置信息后,配置相对应的发送和接收OFDM调制和解调参数,从而转入正常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数据为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数据为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中的另一个;
其中N、M、K、P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训练具体为:第一端设备先以发送状态发送M帧第一数据训练帧序列,随后转入接收状态;
第二端设备接收到M帧第一数据训练帧后,转入发送状态,发送K帧第二数据训练帧序列;
第一端设备或者第二端设备在接收状态下,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信道训练;
所述第一端设备为地面仪器或井下仪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端设备为地面仪器或井下仪器中另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M、K的取值依据实际需要的传输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七芯电缆,采用2、3、5、6缆芯组成的模式作为上下行的共用信道;
或所述方法适用于单芯电缆或三芯电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仪器和所述井下仪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实现时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所述地面仪器和所述井下仪器分别通过模拟开关和测井电缆实现通信,所述模拟开关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实现发送和接收模式的快速转换;
在发送模式下,所述处理器向数字/模拟转换器发出发送训练Buffer和OFDM调制,数字/模拟转换器将发送训练Buffer和OFDM调制转换为发送数据帧后发送至模拟电路,模拟电路一对发送数据帧频带滤波后发送至测井电缆;
在接收模式下,模拟电路二从测井电缆接收数据,将数据接收至模拟/数字转换器进行转换,转换后的数据至接收训练Buffer和OFDM解调,随后传至处理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调制和所述OFDM解调由FPGA实现,所述发送训练Buffer和接收训练Buffer使用处理器内部的ROM。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取5000-10000;所述P取1000-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44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安城市急救呼叫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乡村天然气抄表的无线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