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搔菌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4910.X | 申请日: | 2017-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春;刘太平;唐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州市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50 | 分类号: | A01G18/50;A01G18/6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孟强 |
地址: | 425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线 | ||
本申请公开了搔菌生产线,包括延伸轨道、装载运输装置及搔菌装置。装载运输装置设于延伸轨道上用于装载食用菌培养瓶,并可沿延伸轨道的延伸方向前进运动,且可进行翻转动作以使食用菌培养瓶由瓶口朝上状态翻转至瓶口朝下状态。搔菌装置设于延伸轨道下方且可升起并延伸至食用菌培养瓶的瓶口内继而进行搔菌动作。本申请搔菌生产线通过所述翻转轨道与所述装载运输装置相配合,以使所述装载运输装置能在沿所述翻转轨道延伸方向前进运动的同时也可进行翻转动作,从而达到连续性工作的目的,大大减少了搔菌工作时间,进而大幅度提高本申请的稼动率,增大产出效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栽培食用菌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搔菌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也随之越来越普及于人们的餐桌之上。
目前,现有食用菌培养技术中,通常采用食用菌培养瓶来培养食用菌,在食用菌培养瓶接入菌种且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食用菌培养瓶内菌料的表层会出现一层菌皮,为了促使菌丝从培养瓶表面整齐发生,需要进行搔菌,搔菌后用水对料面进行冲洗,去掉附着的残料,减少发菌的时间,增加发菌的质量。
但是,现有搔菌过程中,食用菌培养瓶需沿着传送路径运动至定点位置再进行翻转,以使瓶口朝下,从而才可进行搔菌工作,进而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设备的稼动率,且还大幅度降低了搔菌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上述现有搔菌过程中,食用菌培养瓶需沿着传送路径运动至定点位置再进行翻转,以使瓶口朝下,从而才可进行搔菌工作,进而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设备的稼动率,且还大幅度降低了搔菌的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搔菌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搔菌生产线,包括:
翻转轨道;
装载运输装置,其设于所述翻转轨道上,用于装载食用菌培养瓶,并可沿所述翻转轨道1运动且实现翻转,以使食用菌培养瓶由瓶口朝上状态翻转至瓶口朝下状态;
搔菌装置,其设于所述翻转轨道下方,当所述装载运输装置运动至所述搔菌装置上方且食用菌培养瓶处于瓶口朝下状态时,所述搔菌装置升起并对食用菌培养瓶进行搔菌动作。
如上所述的搔菌生产线,所述翻转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侧轨道、右翻转轨道、下侧轨道、左翻转轨道以及第二上侧轨道;
所述第二上侧轨道位于所述第一上侧轨道前侧,所述下侧轨道位于所述第一上侧轨道和所述第二上侧轨道的下侧,且所述下侧轨道右端靠近于所述第一上侧轨道右端,所述下侧轨道左端靠近于所述第二上侧轨道左端,所述右翻转轨道设于所述第一上侧轨道和所述下侧轨道之间,且所述右翻转轨道上端与所述第一上侧轨道右端相连接,所述右翻转轨道下端与所述下侧轨道右端相连接,所述左翻转轨道设于所述下侧轨道和所述第二上侧轨道之间,且所述左翻转轨道上端与所述第二上侧轨道左端相连接,所述左翻转轨道下端与所述下侧轨道左端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搔菌生产线,所述翻转轨道的形状为螺旋状。
如上所述的搔菌生产线,所述搔菌装置包括:
连接安装板;
升降组件,其设于所述连接安装板的外侧,且其上端与所述连接安装板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连接安装板沿其竖直方向上下升降运动;
切削组件,其设于所述连接安装板上且从动于所述连接安装板上下升降运动,所述切削组件的上端为切削端且伸出所述连接安装板的上端面,其下端伸出所述连接安装板的下端面;
传动组件,其设于所述切削组件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州市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永州市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4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木耳的栽培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栽培架用的木塑结构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