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4943.4 | 申请日: | 2017-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锐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城市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智慧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通过设置物理处理箱(2)、生物处理罐(3)和化学处理箱(4)的配合工作,通过物理处理箱(2)除去城市污水中的漂浮物和不溶于水的微小颗粒,并且通过生物处理罐(3)消灭城市污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s2通过设置物理处理箱(2),当污水进入物理处理箱(2)的内部之后便会被物理处理箱(2)内部的除杂栅栏(6)出去水中漂浮的垃圾和杂物,然后,污水会通过过滤箱(7),从而过滤掉污水中的颗粒物杂质,并且通过抽出过滤网板、海绵过滤板(10)和活性炭过滤板(11),对过滤网板(9)、海绵过滤板(10)和活性炭过滤板(11)进行更换,从而达到了更换方便;s3通过设置生物处理罐(3),当污水进入到生物处理罐(3)的内部后,会进入到杀菌箱(13)的内部,杀菌箱(13)内部的发热电阻丝(14)会发热对污水进行加热杀菌,从而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并且通过打控制阀Ⅰ(18),从而使投料箱(16)内的氯气进入到生物处理罐(3)的内部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s4通过设置化学处理箱(4),当污水进入到化学处理箱(4)的内部后,通过打开控制阀Ⅱ(35),从而使放料箱(22)内部的物料进入到化学处理箱(4)的内部,当物料进入到化学处理箱(4)的内部后,会对污水进行酸碱度调节、除杂过滤和除磷处理;s4通过将通孔(15)设置成漏斗状,从而使污水进入到杀菌箱(13)的内部后,流出时更加的缓慢,从而使污水中杀菌箱(13)内部停留的时间更长,从而使污水中杀菌箱(13)内进行杀菌的过程更长,从而使杀菌的效果更加彻底,减少污水中细菌和微生物存在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处理箱(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水管(5),物理处理箱(2)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除杂栅栏(6),除杂栅栏(6)位于进水管(5)插入物理处理箱(2)内腔一端的下方,所述物理处理箱(2)的内部并且位于除杂栅栏(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过滤箱(7),所述过滤箱(7)的外表面与物理处理箱(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7)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且过滤箱(7)的正面开设有插槽(8),所述插槽(8)的数量为三个,且插槽(8)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插接有过滤网板(9)、海绵过滤板(10)和活性炭过滤板(11),所述物理处理箱(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导管(12),所述导管(12)的另一端穿出物理处理箱(2)并延伸至生物处理罐(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生物处理罐(3)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杀菌箱(13),所述杀菌箱(13)的侧壁与生物处理罐(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杀菌箱(13)位于导管(12)的正下方,所述杀菌箱(13)的顶部呈开口状,且杀菌箱(13)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发热电阻丝(14),所述发热电阻丝(14)呈螺旋状环绕在杀菌箱(13)的内腔中,且杀菌箱(13)的下方设置有通孔(15),且通孔(15)呈漏斗状,所述生物处理罐(3)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安装有投料箱(16),所述投料箱(16)的正面贯穿设置有投料管Ⅰ(17),所述投料管Ⅰ(17)的一端贯穿生物处理管(3)并延伸至杀菌箱(13)的下方,且投料管Ⅰ(17)上设置有控制阀Ⅰ(18),所述生物处理罐(3)的一端贯穿设置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的一端贯穿化学处理箱(4)并延伸至化学处理箱(4)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处理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0),所述隔板(20)上设置有电磁阀(21),所述化学处理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料箱(22),所述放料箱(22)的顶部开设有放料槽(23),所述放料槽(23)通过投料管Ⅱ(24)与化学处理箱(4)的内腔连通,且投料管Ⅱ(24)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阀Ⅱ(35),且化学处理箱(4)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物理处理箱(2)的正表面呈开口状,且物理处理箱(2)的正面位于开口处铰接有箱门(25),且箱门(25)上设置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锐,未经王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49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