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气体透过率参考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6385.5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焱;刘文丽;高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使用 气体 透过 参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气体透过率参考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气体透过率是指在恒定温度和单位压力差下,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透过试样单位面积的气体的体积,是用来评价塑料薄膜或薄片等包装材料对气体等渗透物的阻隔性能的重要参数。最常见的气体透过率是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通过对塑料薄膜或薄片等材料对氧气和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试,从而分析解决由于对氧气或水蒸气敏感而产生的氧化变质和受潮霉变等问题,是评价产品货架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分析确定货架期的重要依据。为实现包装材料对氧气和水蒸气等气体的透过率测试,就需要使用氧气和水蒸气等气体透过率测试仪。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生产企业、食品药品包装材料加工制造企业,以及各大药检所、药包所和医疗器械检验所。
要保证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给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就需要使用参考膜对仪器进行定期质控。目前行业内对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等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质量控制都是通过厂家自己提供的参考膜来进行的,而且大多数参考膜均为裸膜,有的是单张裸膜,有的则是裸膜卷材。由于参考膜采用裸膜的结构形式,膜与膜之间会受到材料均匀性的影响,缺乏一致性。同时裸膜形式的参考膜,由于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测试腔的密封性,裸膜四周要接触密封油脂,只能一次性使用,无法重复使用,导致质控结果无法复现,给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质控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参考膜无法重复使用,测量结果无法复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气体透过率参考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气体透过率参考膜的制备方法,在两个铝箔的相同位置处开设相同的圆形通孔;将薄膜安装在两个铝箔之间,部分薄膜通过圆形通孔处露出;再将薄膜与两个铝箔固定安装,需保证圆形通孔四周的薄膜与上下铝箔紧密贴合。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气体透过率参考膜,包括:铝箔和薄膜;铝箔开有圆形通孔,薄膜位于两层铝箔之间,通过黏胶面与铝箔紧密贴合;
所述的薄膜,只在圆形通孔处露出;薄膜露出的总面积即为参考膜的有效测试面积,应保证有效测试面积不超过气体透过率测试仪测试腔的有效测试面积;
所述的铝箔,其外形为15cm*15cm的正方形,一侧是铝箔面,另一侧是黏胶面,黏胶面用不干胶纸保护;黏胶面用于粘贴薄膜,铝箔厚度范围0.1mm~0.3mm;铝箔上开有圆形通孔,通过改变铝箔上圆形通孔的个数和面积,可以改变参考膜的有效测试面积,以适用于不同测量范围的气体透过率测试仪;铝箔四角分别设计有圆形定位孔,方便参考膜制作以及测量过程中参考膜的装夹定位;
所述的参考膜,其外形为15cm*15cm的正方形,两侧均为铝箔面,只在圆形通孔处露出薄膜,且两侧铝箔面的圆形通孔位置和定位孔位置要重合一致,没有错位;
所述的参考膜,通过定位孔装夹到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测试腔中,测试腔的密封油脂仅与参考膜的铝箔面接触;测量完毕,从测试腔中取出参考膜,参考膜铝箔面上的密封油脂可以擦拭干净;
所述的参考膜可以重复使用;
所述的薄膜通常为塑料薄膜或薄片,通常为聚合物材料,应平整,不应有皱折、气孔、污渍等可见缺陷。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气体透过率参考膜,通过采用在薄膜两侧粘贴有铝箔的设计方法,保证只在铝箔通孔处露出薄膜,实现了气体透过率参考膜的可重复使用,有利于测量结果的复现,并减少因材料均匀性带来的测量误差。
2、本发明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气体透过率参考膜,通过对铝箔上圆形通孔的个数和面积的不同设计,可以改变参考膜的有效测试面积,从而满足不同测量范围的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质控测量,并通过精确测量圆形通孔的开孔面积,保证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精确校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参考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薄膜材料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铝箔材料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参考膜设计制作的示意图。
其中,1-参考膜、2-铝箔、3-薄膜、4-圆形通孔、5-定位孔、6-黏胶面、7-铝箔面、8-不干胶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6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