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共服务资源申请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6453.8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3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 服务 资源 申请 方法 相关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共服务资源申请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方法包括:公共服务管理CSM单元接收VNF所需的公共服务的资源需求信息,然后根据VNF所需的公共服务的资源需求信息请求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VIM单元分配VNF的公共服务所需的资源。本申请实施例通过CSM单元向VIM单元申请VNF其所需的公共服务的资源,避免公共服务没有可用资源或者资源不够导致VNF无法工作或者服务质量下降,同时也避免公共服务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共服务资源申请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信系统通过各种专用的硬件设备组成,不同的应用采用不同的硬件设备。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系统越来越复杂,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包括新增业务的开发上线、系统的运维、资源利用率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及利用IT业界的虚拟化技术及云计算技术,在2012年10月22日召开的“SDN and OpenFlow World Congress”会议上,全球主要的13个电信运营商联合发布了NFV白皮书,并宣布在ETSI成立NFV ISG,制定NFV的需求及技术框架,推动NFV的发展。
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电信网络中使用的各个网元的功能从目前的专用硬件平台迁移至通用的商用货架产品(COTS,Commercial-off-the-shelf)服务器上。通过NFV技术将电信网络中使用的各个网元转变成为独立的应用,可以灵活部署在基于标准的服务器、存储以及交换机等其他设备构建的统一基础设施平台上,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对基础设施硬件设备资源池化及虚拟化,对上层应用提供虚拟资源,实现应用、硬件解耦,使得每一个应用能够快速增加虚拟资源以实现快速扩展系统容量的目的,或者能够快速减少虚拟资源以实现收缩系统容量的目的,大大提升网络的弹性。采用通用的COTS服务器组成共享的资源池,新开发的业务,不需要单独部署硬件设备,大大缩短新业务上线时间。
NFV技术的基础包含云计算技术和虚拟化技术。通用的COTS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设备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分解为多种虚拟资源,以供上层各种应用使用。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应用与硬件之间的解耦,使得虚拟资源供给速度大大增加;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应用的弹性伸缩,实现虚拟资源与业务负荷相匹配,不仅提升了虚拟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改善了系统的响应速率。
目前,公共服务在公有云和企业私有云上的推广日渐完善,如何进一步地将公共服务在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领域进行应用成为了现阶段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NFV的系统架构的设计时间比较早,并没有考虑到公共服务,因此NFV架构中没有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申请和使用公共服务的流程和接口。在未来VNF使用公共服务的流程中,需要保证VNF申请时候能够获得与之容量对应的公共服务,避免公共服务没有可用资源或者资源不够导致VNF无法工作或者服务质量下降,同时也避免公共服务资源浪费。因此如何通过NFV的系统架构申请公共服务所需的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公共服务资源申请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以期通过NFV的系统架构申请公共服务所需的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共服务资源申请方法,包括:
公共服务管理CSM单元接收VNF所需的公共服务的资源需求信息,然后根据公共服务的资源需求信息请求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VIM单元分配VNF的公共服务所需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CSM单元向VIM单元申请VNF其所需的公共服务的资源,避免公共服务没有可用资源或者资源不够导致VNF无法工作或者服务质量下降,同时也避免公共服务资源浪费。同时,NFV架构中引入CSM单元使其他网络单元申请公用服务、以及管理公共服务的生命周期的接口统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6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的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使用区块链的证照发行管理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