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浮空器的一体化充放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6722.0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周萌;谭百贺;李小建;刘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B1/62 | 分类号: | B64B1/62;F16K11/044;F16K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吴向青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浮空器 一体化 放气 装置 | ||
1.一种用于浮空器的一体化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和阀芯,所述阀体(10)用于安装在浮空器的气囊囊壁上,所述阀体(10)具有一中空的内腔,阀体(10)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气囊内部的第一气孔(101),以及用于连通外部大气的第二气孔(102),所述阀芯活动装配于第一气孔(101)和第二气孔(102)之间,使第一气孔(101)和第二气孔(102)能够在以下三工位之间进行切换:工位一,第一气孔(101)关闭,第二气孔(102)打开;工位二,第一气孔(101)、第二气孔(102)同时打开;工位三,第一气孔(101)打开,第二气孔(102)关闭;所述阀芯与充气风机集成为一体,所述充气风机的进风口始终与大气连通,所述充气风机的出风口始终与阀体(10)内腔连通;
所述第一气孔(101)、第二气孔(102)以及充气风机同轴设置,所述充气风机的叶轮腔外壳(11)即构成所述阀芯,所述叶轮腔的进风口(111)朝向第二气孔(102)外部设置;所述充气风机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设置,以实现所述工位一到工位三之间的切换,其中在所述工位一时,叶轮腔上与进风口(111)相背的一端与阀体(10)上第一气孔(101)所在的壳壁内侧密封贴合,并将第一气孔(101)完全封堵;在所述工位三时,叶轮腔上进风口(111)所在的一端与阀体(10)上第二气孔(102)所在的壳壁内侧密封贴合,并将第二气孔(102)完全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空器的一体化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风机的电机(11)位于叶轮腔外壳(11)上靠近第一气孔(101)的一端,所述电机(11)外部设有一密封罩(12),所述电机(11)位于密封罩(12)与叶轮腔外壳(11)端面围合成的密封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空器的一体化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101)所在的阀体(10)内壁上设有围绕第一气孔(101)设置的第一密封圈(103),所述第二气孔(102)所在的阀体(10)内壁上设有围绕第二气孔(102)设置的第二密封圈(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67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