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高性能的异构多核共享cache缓冲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7161.6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3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方娟;张希蓓;陈欢欢;刘士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0842 | 分类号: | G06F12/0842;G06F9/48;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性能 多核 共享 cache 缓冲 管理 方法 | ||
1.一种面向高性能的异构多核LLC缓冲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实现CPU请求与GPU请求区分,跟踪访存请求,使用标志位CPUorGPU来区分不同核心的访存请求;
步骤2,在共享末级缓存L2级Cache的GPU侧建立一个与其结构相同的缓冲buffer;
步骤3,根据不同核心访存请求的标志位CPUorGPU决定访存请求映射到L2 Cache地址还是buffer地址;
步骤4,实现GPU请求的过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缓冲过滤
在L2 Cache的请求缓冲队列L1RequestToL2Cache中,判断CPUorGPU消息标志位,如果该请求是来自CPU核心的L1级Cache,将该访存请求映射到LLC,如果该请求是来自GPU核心的L1级Cache,将该访存请求先映射到buffer,若未在buffer中命中,再映射到LLC;
步骤4.2,静态调整
改变buffer大小,将其分别改为12%LLC大小、25%LLC大小和50%LLC大小,统计共享缓存CPU和GPU程序各自的单位周期内执行的指令数量(Instructions Per Cycle简称IPC),找到性能最优的buffer大小;
步骤5,将合理的替换策略应用于buffer中,当请求访问buffer时,使用更适合GPU应用程序的伪LRU替换算法(PseudoLRU)将不常用的块替换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高性能的异构多核LLC缓冲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在配置文件中定义两个L2 Cache,在每个L2 Cache Controller上新增BufID编号位,并规定BufID为0的L2 Cache为LLC,BufID为1的L2Cache为Buffer,Buffer的大小为LLC大小的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高性能的异构多核LLC缓冲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步骤1中已经添加了标志位来区分不同核心的L1 Cache消息,当L1 CacheController中的访问请求消息到达L2 Cache Controller时,在端口L1RequestL2Network_in中进行消息类型的判断,对来自CPU核心还是GPU核心的L1 Cache请求消息进行不同的地址空间映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高性能的异构多核LLC缓冲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1具体为:L1RequestL2Network_in消息队列中存储来自CPU或者GPU L1 Cache Controller消息,获得标志位CPUorGPU的值,通过getCacheEntry(in_msg.addr)函数根据in_msg.addr的地址将消息映射L2级Cache的相应cache_entry中;新增辨识L2 Cache编号标志位L2_version,如果CPUorGPU值为0,则该消息来自CPU L1 Cache,另L2_version设为0;如果CPUorGPU值大于0,则该消息来自GPU L1 Cache,另L2_version设为1;将标志位L2_version传递给RubySlicc的组件映射函数中,在L2 Cache接收来自L1Cache的消息时,先执行映射函数,将L2_version与BufID的值作对比,对于来自CPU L1 Cache的消息,L2_version等于0,则将消息直接映射到BufID为0的L2 Cache中,即LLC中;对于来自GPU L1 Cache的消息,L2_version等于1,则将消息按照掩码计算优先命中的方法,将消息映射到BufID为0或1的L2Cache中,即LLC或Buffer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1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