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理疗效果的监测方法、装置、医疗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8408.6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航;顾陈磊;聂泽东;李景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350 | 代理人: | 傅俏梅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理疗 生物阻抗信号 心电信号 存储介质 效果监测 心脏搏血 医疗设备 阻抗信号 单周期 监测 计算机技术领域 采集 计算生物 监测效率 结合生物 特征频率 特征设置 无创监测 用户身体 理疗 舒适性 有效地 输出 分析 | ||
本发明适用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红外理疗效果的监测方法、装置、医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红外理疗用户身体理疗区域的生物阻抗信号,同时采集该用户的心电信号,对生物阻抗信号和心电信号进行分析,以确定生物阻抗信号和心电信号是否正确,当都正确时,计算心电信号的频率和生物阻抗信号的频率、一级特征频率,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生物阻抗信号是否是由心脏搏血引起,当是由心脏搏血引起时,计算生物阻抗信号每个单周期的特征,并将每个单周期的特征设置为红外理疗效果监测的靶因子并输出,从而通过结合生物阻抗信号的无创监测,实现红外理疗效果实时的在体监测,有效地提高了红外理疗效果监测的舒适性、可靠性和监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理疗效果的监测方法、装置、医疗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红外理疗是红外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医疗方法,已在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红外理疗技术可以用于对淋巴系统进行治疗和诊断、对伤疤康复进行监测、对人体工作环境下的下腰伤疾病记性康复检测以及对人体组织在红外线照射下的热量分布情况进行监测等。很多临床病理报告对红外理疗方法对于疾病的辅助治疗效果给出了评估和证实。
目前,红外理疗的效果评估通常借用医护人员的经验论,而血流信号是红外理疗效果评估的关键。对红外理疗效果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有创方法和无创方法,有创方法增加了受测试者的痛苦,如果受测试者患有糖尿病,有创方法不利于伤口的康复,此外,有创方法中提取血液靶因子的检测方式需要将血液经过复杂的采血准备、标记采血、离心分层、样本分组、冷冻保存、干燥刺穿、重复检测等步骤,无法做到实时监测。无创方法包括光学式测量方法和非光学式测量方法,其中,光学式测量方式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精确度高,但额外光源的存在会影响红外光温度场分布,成本也过高,非光学时测量方法如超声彩色血流成像技术,可以准确标识出血流速度变化,但超声耦合剂以及探头的位置移动会影响红外光温度场分布,且超声检测不利于进行人体长期的在体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理疗效果的监测方法、装置、医疗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由于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一种有效的红外理疗效果的监测方法,导致无法对红外理疗效果进行长时间的实时监测,以及检测效率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理疗效果的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采集红外理疗用户身体理疗区域的生物阻抗信号,同时采集所述红外理疗用户的心电信号;
对所述采集到的生物阻抗信号和心电信号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采集到的生物阻抗信号和心电信号是否正确;
当所述采集到的生物阻抗信号和心电信号都正确时,计算所述心电信号的频率和所述生物阻抗信号的频率、一级特征频率;
根据所述心电信号的频率和所述生物阻抗信号的频率、一级特征频率,确定所述生物阻抗信号是否是由心脏搏血引起;
当所述生物阻抗信号是由心脏搏血引起时,根据所述生物阻抗信号波谷、主波波峰、次波波峰的幅度,计算所述生物阻抗信号每个单周期的特征;
将所述生物阻抗信号每个单周期的特征设置为所述红外理疗用户红外理疗效果监测的靶因子并输出。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理疗效果的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红外理疗用户身体理疗区域的生物阻抗信号,同时采集所述红外理疗用户的心电信号;
信号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采集到的生物阻抗信号和心电信号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采集到的生物阻抗信号和心电信号是否正确;
频率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采集到的生物阻抗信号和心电信号都正确时,计算所述心电信号的频率和所述生物阻抗信号的频率、一级特征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8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医疗器械单
- 下一篇:一种头戴式超声传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