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风枪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8508.9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8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韩挺;杨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20;F24H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方艳 |
地址: | 32103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风枪,属于机械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主控制板和热风装置,热风装置包括发热组件、风扇和电机,外壳上设有热风管,发热组件设于热风管内,发热组件和电机均电连于主控制板,外壳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指示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板和红外检测头,发热组件上设有供红外检测头接收外部红外辐射能量的检测通道;加热指示装置包括控制基板和指示灯。本发明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指示装置的作用,可以使热风枪和被加热物体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使被加热物体处于适当的被加热状态,避免因加热温度不可知或不可控导致被加热物体熔化或着火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加热效果的同时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枪。
背景技术
热风枪是一种用于加热空气后形成热气流的加热工具,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具体而言,热风枪可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旧漆、去除自粘性贴纸、加热塑料胶管使其弯曲、烘干潮湿的木头、加热使包装膜和包装管热收缩、除锈、加热使用于连接金属的聚乙烯物收缩及加热使焊接物软化等,还可以利用发热电阻丝的枪芯吹出的热气流对元件进行焊接或摘除。
现有的热风枪一般设置有温度显示器用于显示热风枪吹出气流的热风温度,方便用户了解热风枪的工作情况。但是,现有热风枪上的温度显示器不能有效反应被加热物体的温度。当热风枪与被加热物体之间的距离较大时,被加热物体的温度较低,加热效果差、效率低。当热风枪与被加热物体之间的距离很小时,被加热物体的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被加热物体熔化、引起火灾或出现其它物理/化学变化,操作安全性低。
另外,现有热风枪一般采用直线式换挡结构或按键式换挡结构,当风力挡位设置较多时,直线式换挡结构的移动行程长,按键式换挡结构所需的预装范围大,热风枪整体不够紧凑,体积有所增大,不便于操作、使用。
再者,现有热风枪内的部件之间一般通过螺钉实现固定连接,组装耗材多,且组装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组装不便,生产效率低,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另外,通过螺钉实现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时,存在螺钉漏拧或螺钉未完全拧紧的缺陷,如此会导致各部件之间的固定不可靠,影响热风枪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根据被加热物体的温度提示用户注意操作且机体内各部件之间连接牢靠的热风枪。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热风枪,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主控制板和热风装置,热风装置包括发热组件、风扇和用于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外壳的前端设有用于排出热风的热风管,发热组件设于热风管内,发热组件和电机均电连于主控制板,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指示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电连于主控制板的检测电路板和设于检测电路板上的红外检测头,发热组件上设有供红外检测头接收外部红外辐射能量的检测通道;所述加热指示装置包括电连于主控制板的控制基板和设于控制基板上的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设有多个,多个指示灯沿控制基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外壳上设有多个与指示灯匹配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板上设有电容器。
优选的,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中空的支架和绕设于支架上的发热丝,支架内设有绝缘隔热的连通管,检测通道设于连通管上,红外检测头位于检测通道的轴向投影面内。
优选的,所述检测电路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温度检测装置检测位置的激光头,激光头位于检测通道的轴向投影面内。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上设有钮柱,外壳内转动设有连接于钮柱的旋钮,旋钮转动时带动钮柱在控制模块上移动实现调节电机的转速。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上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供钮柱插入的槽孔,旋钮连接于滑块。
优选的,所述滑块在背向控制模块的一侧设有凸柱,旋钮上设有供凸柱插入的传动孔,旋钮通过传动孔和凸柱的配合连接于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8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