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特定区域内人员身份与数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9533.9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2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创***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特定 区域内 人员 身份 数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员身份识别领域。
背景技术
在某些行业中对特定房间内的人员身份与人员数量有强制性要求。现有的解决此种强制性要求的技术方案都是通过在房间门口设置被动身份识别装置来识别相关人员的进门、出门动作与身份的。此类方案的身份识别过程需要由相关人员主动发起,一般需要相关人员携带身份标签设备(如:身份卡、手环等)或是使用相关人员的指纹信息进行身份识别。但携带的身份标签设备有丢失的可能,而且身份标签与相关人员无法做到严格绑定,有可能存在身份标签借出的情况。包括指纹识别方式在内,此类身份识别方式均需要相关人员的高度配合并主动发起识别过程。且存在指纹复制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识别人员身份与人员数量均需要相关人员携带身份标签设备(如:卡、手环等)同时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配合(如:刷卡动作等)。现有技术中还可能会存在身份标签设备忘带、丢失等问题,此外也无法保证身份标签设备与人员严格绑定(如:身份卡借出等)的问题。
上述几种方式都是需要相关人员配合,且接触式的方法对特定区域内的人员身份与数量进行识别,且该种方法无法做到身份识别标签与相关人员无法做到严格绑定。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无需人员配合且非接触式的方法,对特定区域内的人员身份与数量进行精确识别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身份识别标签与相关人员无法做到严格绑定及特定区域人员身份与数量严格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特定区域内人员身份与数量的方法。
一种识别特定区域内人员身份与数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门禁系统的摄像机对预进/出房间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对人员的身份和预进/出门权限进行识别,判断人员的身份是否合格,若识别合格,则允许通行,执行步骤二;若识别不合格,则进行报警;
步骤二:当进入房间时,通过进入人员识别摄像机对进入房间的人员人脸再次识别,并将再次识别的结果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对人员的身份和进门权限再次进行识别,判断人员的身份是否合格,若识别合格,执行步骤三;若识别不合格,则进行报警;
当离开房间时,通过离开人员识别摄像机对离开房间的人员人脸再次识别,并将再次识别的结果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对人员的身份和出门权限再次进行识别,判断人员的身份是否合格,若识别合格,执行步骤四;若识别不合格,则进行报警;
步骤三:上位机记录进入房间的人员身份,房间内人员数量加1,且上位机实时统计房间内人员数量和身份,当房间内人员数量累计的数值等于预设人数时,通过上位机对门禁系统进行控制,禁止人员进入,完成了对特定区域内人员身份与数量的有效识别,结束;
步骤四:上位机记录离开房间的人员身份,房间内人员数量减1,且上位机实时统计房间内人员数量和身份,完成了对特定区域内人员身份与数量的有效识别,结束。
原理分析:依据人员进门、出门、开门等行动的特点,围绕房间门口设置三台人脸识别摄像设备。三台人脸识别摄像设备朝向不同、摄录范围不同、选型参数不同,分别对应着识别不同行动目的人员身份。通过三台人脸识别摄像设备识别人员身份,动态地维护一个房间内的人员列表的流程。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依据人类自然属性对相关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身份识别的依据与相关人员本身严格绑定没有忘带、借出、伪造等问题,且实时监控房间内人员数量及身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安保环境。本发明采用主动式的身份验证机制,无需主动发起身份识别过程,无需相关人员的高度配合,方便相关人员的工作。结合人脸识别技术与门禁系统,避免相关人员代替别人刷卡开门的问题。相关录像数据可留存,以便未来对人员进出房间进行回溯核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识别特定区域内人员身份与数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各摄像机扫描区域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离开人员识别摄像机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识别特定区域内人员身份与数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门禁系统的摄像机1对预进/出房间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对人员的身份和预进/出门权限进行识别,判断人员的身份是否合格,若识别合格,则允许通行,执行步骤二;若识别不合格,则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9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享单车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防盗门的指纹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