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建防渗煤矿井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9873.1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程桦;薛维培;姚直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E21D5/12;E21D1/12;C04B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建 防渗 煤矿 井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建防渗煤矿井筒及其制备方法,井筒包括外筒壁和内筒壁;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在间隙处采用隔水材料填充;在外筒壁的深度方向上间隔的设有多个横向的施工接茬缝,且在多个施工接茬缝上均分别设有止水铜片;井筒自上向下依次穿过冻结表土段、冻结基岩段和未冻结段。本发明采用台阶状的井壁注模模具进行筑壁得到的施工接茬缝也为台阶状的,该施工接茬缝能延长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本发明在施工接茬缝上设置有弧形状的止水铜片,该止水铜片的止水效果很好,能有效阻挡土层的水流入井筒内。采用多种封堵处理方式有效的解决了井筒渗漏水的问题,本发明的煤矿井筒结构简单、防渗效果好,且防渗操作方法简洁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建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建防渗煤矿井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冻结法凿井技术新建煤矿井筒的冻结壁解冻后均会发生渗漏水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涌突水事故,不仅威胁到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而且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非常有必要从源头找到根治井筒渗漏水的方法。
煤矿井筒外壁事采用分段掘砌的方法,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接茬缝,这给地下水向井筒内渗入提供了明显的通道。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施工接茬缝处井壁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是防止井筒渗漏水的关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新建煤矿井筒极易发生渗漏水事故从而造成矿工生命安全问题和企业经济损失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建防渗煤矿井筒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建防渗煤矿井筒,所述井筒包括外筒壁和内筒壁;所述内筒壁和所述外筒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在所述间隙处采用隔水材料进行填充;在所述外筒壁的深度方向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横向的施工接茬缝,且在多个所述施工接茬缝上均分别设置有止水铜片;所述井筒自上向下依次穿过冻结表土段、冻结基岩段和未冻结段。
在如上所述的新建防渗煤矿井筒,优选地,所述施工接茬缝的形状为台阶状;所述止水铜片的形状为弧形状,该弧形状的止水铜片的开口朝向所述外筒壁的外边缘方向。
在如上所述的新建防渗煤矿井筒,优选地,在所述冻结表土段和所述冻结基岩段、所述冻结基岩段和所述未冻结段的交界线的上方和下方的一定距离处均设置有深注浆孔;所述冻结表土段由多个隔水层和多个含水层交替分布组成;所述隔水层和所述含水层的交界线的上方和下方的一定距离处均设置有深注浆孔;在位于所述隔水层和所述含水层中的所述外筒壁的深度方向上均设置有施工接茬缝;在位于所述冻结基岩段中的外筒壁的深度方向上均设置有施工接茬缝。
在如上所述的新建防渗煤矿井筒,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含水层中的所述施工接茬缝的上端和下端的一定距离处分别设置有浅注浆孔和深注浆孔;在所述冻结基岩段中的所述施工接茬缝的上端和下端的一定距离处分别设置有浅注浆孔和深注浆孔。
在如上所述的新建防渗煤矿井筒,优选地,所述深注浆孔的长度为从所述内筒壁的内边缘开始直至延伸至所述外筒壁的外边缘的外部的距离;所述浅注浆孔的长度为从所述内筒壁的内边缘开始直至延伸至所述内筒壁的外边缘的外部的距离。
在如上所述的新建防渗煤矿井筒,优选地,所述内筒壁和所述外筒壁之间设置的所述间隙的宽度范围为5cm-10cm;所述深注浆孔延伸至所述外筒壁的外边缘的外部的长度为50cm-100cm;所述浅注浆孔延伸至所述内筒壁的外边缘的外部的长度为3cm-5cm;在所述含水层和所述冻结基岩段中,以所述施工接茬缝为基准,距离所述施工接茬缝的上端20cm-30cm处设置有所述浅注浆孔,距离所述施工接茬缝的下端20cm-30cm处设置有所述深注浆孔。
一种新建防渗煤矿井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9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