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1067.8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张辉锋;邢适颖;李志娟;李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脏 内科 急救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装置是临场急救与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手捏压力皮球主要用于心肺复苏和一般人工呼吸时使用,使病人在苏醒前的短期内保持通气。它是进行人工呼吸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相比较供氧浓度高、操作简便,在野外及战时等危机时刻抢救,来不及做气管插管时,可利用手捏皮球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不过,抢救时间过长,使用手捏皮球辅助呼吸,会给医护人员造成不便,难以保持长时间的送氧,另外,在病人没有呼吸能力时需要快速供氧,当病人逐渐恢复意识,可以进行部分自主呼吸时可以适当降低外部供氧速度,以降低操作人员的负担,但是现有技术的呼吸装置都没有这种调节机构,另外,在野外或一些紧急场合时,常常需要长时间救助,而现有技术中的急救呼吸装置多采用电力,当没有电力或者电力耗尽时就显得尤为麻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呼吸装置,存在劳动强度大,难以长时间操作、需要持续供电、不能调整供氧速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呼吸装置,存在劳动强度大,难以长时间操作、不能调整供氧速度的问题。
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包括:
支撑结构,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开设有限位孔;
动力部,其包括第一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滚轮、第一齿轮、滑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和第二支架,所述滚轮上开设有T形的滑槽,所述滑槽的轨迹呈椭圆形,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驱动轴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支架传动连接至所述滚轮,所述滑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齿轮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包括若干个同轴安装且齿数不同的齿轮片组成,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至动力装置;
呼吸部,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的传动杆、气囊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收纳箱,所述传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连接至所述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收纳箱内,所述气囊连接有呼吸管。
更优地,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更优地,所述动力装置为转动手柄。
更优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轮子。
本发明提供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可以调整供氧速度,缓解劳动强度,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借助传动杆可以实现自动供氧,由于操作时是使用腕部和胳膊的力量,从而避免了靠手挤压时难以长时间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结构示意图二(隐藏外壳);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结构示意图三(隐藏外壳);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B-B剖视图;
图8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动力部,11-第一支架,12-滚轮,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第二支架,16-转动手柄,20-呼吸部,21-传动杆,22-气囊,30-底板,31-轮子,3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1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