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物体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2346.6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沯;陈从华;叶德焰;林雅;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见(厦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T7/7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物体 检测 方法 装置 介质 计算 设备 | ||
1.一种运动物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连续N帧图像,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对所述N帧图像进行极点校正,以使所述N帧图像中的各极点相等且各极线相等;
针对所述N帧图像中待确定前景点和背景点的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确定该像素点是否位于该图像的极线上;
若是,则确定该像素点为初始背景点;若否,则确定该像素点为前景点;
针对提取的每个初始背景点,根据以下公式确定该初始背景点在所述N帧图像中的光流是否相同:
其中,L'(P)表示初始背景点是前景点还是最终背景点,其中0表示前景点,1表示最终背景点;λ2表示光流约束的阈值;n表示第n帧图像;n+1表示第n+1帧图像;n-1表示第n-1帧图像;d表示同一帧图像中极点和初始背景点之间的距离;
若不相同,则确定该初始背景点为前景点;否则,确定该初始背景点为最终背景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N帧图像中待确定前景点和背景点的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确定该像素点是否位于该图像的极线上,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3帧图像中的对应点,其中,世界坐标系中的同一点在三幅图像中的投影点构成一组对应点;
针对3帧图像的中间一帧图像的每个像素点,根据以下公式确定该像素点是否位于该图像的极线上:
其中,n表示3帧图像的中间一帧图像;n-1表示第n帧图像的上一帧图像;n+1表示第n帧图像的下一帧图像;pn表示第n帧图像上的像素点p;L(p)表示像素点p是初始背景点还是前景点,其中,为0表示是初始背景点,1表示前景点;λ1是判断像素点是否位于极线上的阈值;pn-1表示第n-1帧图像中与pn对应的点;pn+1表示第n+1帧图像中与pn对应的点;ln表示第n帧图像的极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N帧图像进行极点校正,具体包括:
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方法提取各帧图像的特征点;
针对连续3帧图像的每幅图像,基于随机抽样一致RANSAC方法去除各帧图像中的特征点的异常点;
确定各帧图像中的对应特征点,其中,世界坐标系中的同一特征点在三幅图像中的投影点构成一组对应特征点;
根据对应特征点的图像坐标,确定3帧图像中的中间一帧图像和其上一帧图像之间的旋转分量,以及中间一帧图像与其下一帧图像之间的旋转分量;
根据中间一帧图像和其上一帧图像之间的旋转分量,对该上一帧图像进行极点校正;以及,
根据中间一帧图像和其下一帧图像之间的旋转分量,对该下一帧图像进行极点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对应特征点的图像坐标,确定3帧图像中的中间一帧图像和其上一帧图像之间的旋转分量,以及中间一帧图像与其下一帧图像之间的旋转分量,具体包括:
根据以下方法确定旋转分量:
设旋转分量表达式为a=(a1,a2,a3,a4,a5)T;
对待计算旋转分量的两帧图像,根据对应特征点之间旋转特征相等的原理,以及以下公式确定该两帧图像之间的旋转分量;
其中:
其中,ur(p)表示特征点p的旋转特征;x、y表示特征点p的图像坐标;xc和yc是x轴和y轴的中心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见(厦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明见(厦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23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