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2646.4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2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又春;孙秋荣;郭劲鹤;李爱国;董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52 | 分类号: | C01B3/52;C01B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转移 装置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的回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尾氢不能有效回收和装置运行成本高等缺点。该方法是:来自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的尾氢,引至重整氢压缩机末级空冷器或水冷器入口或出口,或者引至重整氢压缩机倒数第二级空冷器或水冷器入口或出口,与经过重整氢压缩机的压缩气体混合,然后与重整生成油进行接触,再依次进入再接触制冷器冷却和末级再接触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经回收冷量后返回上一级再接触罐或进入产品分离单元,分离后的气相作为变压吸附装置的原料气,或者一部分作为补充氢,另一部分作为变压吸附装置的原料气获得高纯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涉及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气对于炼化企业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因此对于炼化装置的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富含氢气的尾气的高效回收利用,是国内外科技人员持续关注和重视的。目前炼化装置尾气中的氢气通常采用膜分离法、变压吸附(PSA)法或深冷分离法进行回收,其中以PSA法应用较为普遍。
瞿国华,炼厂用氢的低成本战略探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J],2007(2):19~21。提到PSA法是目前炼厂废氢回收的一种重要方式。
刘铁,洛阳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节能优化,节能[J],2014(3):52~56。公开了一部分氢纯度达85%的歧化尾氢送至异构化反应系统继续梯级利用,一部分歧化尾氢直供重整装置回收利用,即与重整氢混合出装置。
现有技术中有将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送PSA装置回收提浓,但因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中除富含氢气外,还含有C5及C6+等烃类组分即重烃,普通的重整氢PSA装置,不能接受该部分尾氢,否则会引起吸附剂因吸附重烃饱和中毒,这种情况下,吸附剂可采用惰性气体高温再生,但再生后的吸附剂使用效果不是太好。焦书建,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回收炼油厂装置尾气中的氢气,石油化工[J],2006(4):350~353,该文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回收炼油厂装置尾气中氢气的方法,其对于含有C5及C6+等烃类组分的尾气,采用前处理加变温吸附工艺后,再到PSA工艺回收氢气。前处理由冷却器、分液罐和前处理塔组成,以脱除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和部分C6+组分;变温吸附采用两台吸附塔,用专用活性炭和硅胶作吸附剂,用于脱除C5+等杂质。这样使得工艺流程变得更为复杂。
专利号为ZL20152109622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歧化尾氢的重整再接触装置,其包括尾氢输送管路,该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歧化系统的压缩机以及PSA装置,该装置还包括尾氢重整再接触旁路,该旁路设有由管道依次连通的蒸发器、气液分离罐以及一号调节阀,该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歧化系统的压缩机以及PSA装置。所述尾氢输送管路包括尾氢管道以及二号调节阀。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消除C5的影响,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保障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但是该项技术没有公开如何实现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的有效回收工艺,如按该技术方案实施不能高效回收歧化尾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尾氢不能有效回收和装置运行成本高等缺点,而提供一种新的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的回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2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