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制动盘盖板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3630.5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2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曹萍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7/12;B21D35/00;B21D53/88;B21D4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盖板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盘盖板的成型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中沿运料方向依次设置落料冲头、成形冲头、修边冲头、一次翻边冲头、二次翻边冲头及冲孔冲头,所述下模组件中设有与上模组件各冲头相匹配的凹模,所述下模组件中设有用于运输待加工金属板材的外导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6个工序可以采用一个模具完成,所需员工少,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大大降低成本;且采用慢走丝的生产方式,且通过设置内导柱和定位销,可大大提高加工精度,产品尺寸稳定,毛刺减少;同时,采用SKH51作为加工刀具,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盘盖板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盘盖板,俗称挡泥板,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都是以塑料挡泥板为主。但是由于塑料制品经不起车辆在路面高速行驶溅起的石子、砖块等不明物的突袭,更经不起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的磨砺,所以目前国内的汽车厂商对于挡泥板的质量都不满意。国外的挡泥板常采用金属挡泥板,但由于制造成本高,国内厂商引进采用的不多,所以如何降低金属挡泥板的生产成本,对于提高公司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金属汽车制动盘盖板的生产包括六个工序,依次分别为落料、成形、修边、一次翻边、二次翻边、冲孔,该工艺需要6个人操作,8小时的产能是2500PCS,产能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生产能力高、成本低的汽车制动盘盖板的成型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制动盘盖板的成型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中沿运料方向依次设置落料冲头、成形冲头、修边冲头、一次翻边冲头、二次翻边冲头及冲孔冲头,所述下模组件中设有与上模组件各冲头相匹配的凹模,所述下模组件中设有用于运输待加工金属板材的外导柱,加工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分别对板材进行落料、成形、修边、一次翻边、二次翻边及冲孔,然后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分开,所述外导柱将待加工金属板材向后移动一个工位,使原来落料加工的板材移动至成形加工的工位,原来成形加工的板材移动至修边加工的工位,以此类推。采用本发明的模具,6个工序只要一台模具就能完成,即每天需要1个人操作,8小时产能为10000PCS,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的外导柱竖直布置在下模组件的两条长侧边上,且外导柱的顶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待加工金属板材的侧边接触连接。
所述的下膜组件中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多个定位销。
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凹模组件分别设于下模板上。
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固板、止挡板和脱料板,所述落料冲头、成形冲头、修边冲头、一次翻边冲头、二次翻边冲头及冲孔冲头设置在脱料板的底部。
所述的脱料板底部设有氮气弹簧。为了防止合模后待加工金属板材与上模单元一起上升,设置氮气弹簧,使待加工金属板材与上模单元脱开,且脱料力均匀,很少发生不脱料,卡料现象。
所述的脱料板底部设有用于控制上模组件下降方向的内导柱。通过内导柱,以及设置在下膜组件中的定位销,可以大大提高定位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所述的落料冲头、成形冲头、修边冲头、一次翻边冲头、二次翻边冲头及冲孔冲头采用材质为SKH51的刀具。SKH-51是为含钨高速工具钢,其特性是:1、高耐磨性;2、高抗压强度;3、淬硬后高的表面硬度;4、优良的整体淬透性;5、良好的表面处理加工性;6、优良的抗回火软化性,从而保证下模入块等刀口不易破裂。上下模座均采用铸铁,保证模具的刚性,模具不一损坏。
所述的模具采用慢走丝的加工方式,采用该加工方式,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产品尺寸稳定,毛刺减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3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