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低温氯化尾气的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4264.5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8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富勤;尹国亮;王建鑫;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温 氯化 尾气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集装置,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氯化尾气的收集装置,属于冶金环保检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回收低温氯化生产过程的尾气中的氯,尤其是四氯化钛的用于低温氯化尾气的收集装置。所述的收集装置通过吸收液吸收低温氯化尾气中的氯元素收集所述的低温氯化尾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低温氯化尾气的收集装置,属于冶金环保检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钢铁集团开发的“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实现了高钛型高炉渣提钛。在低温氯化生产四氯化钛的过程中,氯气单耗和四氯化钛的收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有必要对含氯尾气中的氯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对含氯尾气进行收集。低温氯化过程是非连续过程,尾气中的成分是变化的,另外,低温氯化过程还在在负压情况下操作,因此,对尾气中氯的收集并分析是比较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回收低温氯化生产过程的尾气中的氯,尤其是四氯化钛的用于低温氯化尾气的收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低温氯化尾气的收集装置,所述的收集装置通过吸收液吸收低温氯化尾气中的氯元素收集所述的低温氯化尾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一个包含有吸收液的收集装置,并在收集所述的低温氯化尾气时,通过所述的吸收液吸收低温氯化尾气中的氯元素实现尾气的收集。由于低温氯化尾气中的氯通常以氯气和/或四氯化钛的形式存在,这样,将其输入所述的吸收液中,使其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很好的对尾气中的氯元素进行吸收进而进行分析,达到收集尾气中的氯并进行分析的目的。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收集装置还包括容纳腔,所述的吸收液布置在所述的容纳腔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收集装置还包括套管和插接在该套管内的内管,所述的容纳腔包括所述套管的内腔,所述套管的上端开口处通过插接在该套管内的内管的外壁密封,所述内管敞开的下端插入所述的吸收液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套管上端的开口处为磨砂密封连接结构。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所述内管敞开的下端的内侧还布置分布板,所述的吸收液为占所述内管体积1/4-1/3的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30%。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收集装置还包括气体输入管和气体输出管,所述的气体输入管从所述套管的中上端与该套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气体输出管从所述内管的顶部与该内管的内腔通。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气体输出管的末端还设置有真空泵。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的气体输入管上还串接有流量计,通过该流量计输入套管内的低温氯化尾气的流量在0.03~0.1m3/h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管的内径为40mm,所述套管的内径为6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低温氯化尾气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吸收液1、容纳腔2、套管3、内管4、分布板5、气体输入管6、气体输出管7、真空泵8、流量计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4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