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4385.X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9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宁;宁乐乐;王百坡;钟红丽;杨善乐;赵磊;雷腾飞;毛航;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刘兴华 |
地址: | 47113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冷却 冷凝 设备 节能 自动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温度变送器、控制单元、变频器及高效节能电机;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是PLC程序根据智能温度变送器实时监测的温度值,与HMI的目标温度设定值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按PLC程序预设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工况输出逻辑控制指令,变频器通过USS通讯协议接收控制指令和调速信号,驱动变频风机电机的启停和自动调速运行,从而实现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整输出功率,达到自动节能运行的效果。和现有的控制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设备能耗损失,提高运行效率,自动节能运行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换热设备节能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017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强工业节能,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
高效复合蒸发式冷却(凝)器是根据热力学、传热学原理,采用蒸发换热和空冷换热优化结合而成的高效冷却(凝)器,是最新一代的高性能节能换热设备。现有的冷却(凝)器设备控制方式存在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操作人员根据设备出口温度,手动调整风机运行数量以实现对风量的控制,在需要减小风量时,只能通过放走多余的风量来实现,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二是风机的频繁启动,尤其在启动瞬间,风机的启动会造成电流冲击,造成电能浪费。现有的控制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还容易出现操作延迟或错误,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控制技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避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控制方式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温度变送器、控制单元、变频器及高效节能电机;
所述的智能温度变送器共配置三个,一个安装在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平台上;一个安装在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集水箱内;一个安装在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的出口总管道上;
所述控制单元由PLC和HMI组成,采用SIEMENS S7-200 SMART PLC,其配置的CPU模块集成1个以太网接口和1个RS485接口,支持工业以太网通讯和USS通讯协议;扩展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智能温度变送器采集到的4~20mA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还安装有HMI操作界面,能够使用户操作人员按管理级别的不同,分级操作和设置工艺参数,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
所述变频器及高效节能电机,变频器支持USS通讯协议,通过USS通讯协议接收PLC的控制指令和调速信号,自动调整变频风机的输出功率。
所述智能温度变速器的测温元件选用PT100热电阻型温度传感器,在量程范围内输出4~20mA直流信号,同时支持HART标准协议,能将测量数值远传至PLC或DCS系统。
所述变频器的输出侧安装交流输出电抗器,变频控制柜内还安装有工频风机及水泵的电气控制回路。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蒸发式冷却/冷凝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登陆HMI操作界面,根据工艺要求,在HMI界面设置设备出口总管道的介质目标温度值T设,HMI界面将T设的设定值传输给S7-200 SMART PLC;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将设备运行工况分为夏季模式、标准模式、冬季模式,当环境温度T环≥25℃时,界定为夏季模式;当环境温度25℃<T环<-35℃时,界定为标准模式;当环境温度T环≤-35℃时,界定为冬季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4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行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行频偏预纠正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