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层整体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4638.3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8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轩;王永强;李鹏飞;周能;刘静;陈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C9/06 | 分类号: | D03C9/06;B29C70/42;B29B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成型 碳纤维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整体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侧档A和侧档B,上横梁、下横梁、侧挡A、侧档B及支梁构成一体式框架结构,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分别设有穿综杆A和穿综杆B,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分别设有滑动导板,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综框挂脚。能够有效拟制综框在织机生产过程中的振动,防止综框结构发生疲劳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叠层整体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
背景技术
振动和噪声问题是影响织机高速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织机车速的不断提高,新型织机对综框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框的振动会造成纱线断裂,影响织造效率,对于织机的稳定运行是极为不利的。以往在织机开口机构中使用过三代综框,即木质综框、铁质综框和铝合金综框,这几种综框可以在普通织机上正常工作,但是难以适应高速织机的生产要求,例如织机车速在800r/min时铝合金综框就会产生很大的疲劳应力,从而导致综框结构发生疲劳变形甚至框架断裂。
目前,许多纺织机械生产厂商都在积极研发重量轻、强度高、振动及噪声小的第四代综框—复合材料综框。随着新型织机的高速、高精化发展,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新型综框取代传统综框已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有必要对复合材料在综框生产方面的应用进行探索与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其碳含量基本都在90%以上,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这种由特种纤维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沿纤维轴向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的比重不到钢的1/4,但其抗拉强度却是钢的7~9倍,同时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碳纤维在国际上被称为继石器和钢铁等金属之后的“第三代材料”,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零部件具有极高的强度,且超轻、耐高温高压,目前这种新型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科技、汽车工业及化工机械等领域。可以预见,由碳纤维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将在各工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层整体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能够有效拟制综框在织机生产过程中的振动,防止综框结构发生疲劳变形。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层整体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侧档A和侧档B,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分别设有穿综杆A和穿综杆B,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分别设有滑动导板,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综框挂脚。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穿综杆A靠近上横梁设置,穿综杆A与上横梁之间形成间隙A;穿综杆B靠近下横梁设置,穿综杆B与下横梁之间形成间隙B。
其中滑动导板的一端设有U形槽,U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凸台,上横梁的相对两侧和下横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与凸台配合的滑槽。
其中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之间设有支梁,支梁与上横梁、下横梁垂直且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中部,上横梁、下横梁、侧挡A、侧档B及支梁构成一体式框架结构。
其中综框挂脚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横梁的底部。
其中上横梁、下横梁、侧挡A、侧挡B、穿综杆A、穿综杆B及支梁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将上横梁、下横梁、侧挡A及侧挡B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并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有支梁,上横梁、下横梁、侧挡A、侧挡B、穿综杆A、穿综杆B及支梁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将引起综框弯曲或变形的应力集中均匀地分布和转移,从而大大提高综框的抗疲劳性,同时有效降低综框的振动和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叠层整体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叠层整体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中下横梁与综框挂脚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4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