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5157.4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侯章贵;吴青;王凯;傅送保;张卉;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8/02;B01J38/04;C07C45/50;C07C45/78;C07C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双亚膦酸酯 催化剂 稳定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降低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分离温度来提高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的稳定性,具体包括: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液体混合物先与循环气按照体积比为1:(5~500)的比例进行混合,所述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40℃~100℃,然后进入降膜蒸发器进行换热,再进入蒸发器收集槽;
(2)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自蒸发器收集槽的底部排出;循环气及催化反应合成产物自蒸发器收集槽顶部排出,然后经换热器冷凝后进入分离器;
(3)不凝气自分离器顶部排出,催化反应合成产物自分离器底部排出;
步骤(3)从分离器顶部排出的不凝气经循环风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凝气进入燃料气总管;另一部分不凝气与惰性气体混合,然后返回步骤(1)与循环气,以及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和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液体混合物进行混合,再进入降膜蒸发器进行换热,实现再利用;
所述惰性气体占步骤(1)所述循环气总体积的7%~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合成产物为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催化羰基化反应的合成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合成产物为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催化烯烃羰基化反应得到的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混合物为液体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混合物为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醛的液体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混合器将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混合物与循环气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混合物与循环气按照体积比1:(10~150)的比例进行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50℃~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的组成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氩气或烯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的来源包括未反应的合成气组分、来源于原料的烷烃、补加的惰性气体或未反应的烯烃中的任意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的温度为40℃~6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的温度低于所述铑/双亚膦酸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合成产物的混合物的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分离器为分离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燃料气总管的不凝气占燃料气总体积的0%~8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燃料气总管的不凝气占燃料气总体积的2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1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