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药物代谢酶基因与药物代谢的关系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5476.5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岙特杰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F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药物 代谢 基因 关系 模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代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立药物代谢酶基因与药物代谢的关系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发挥治疗作用,并在肝脏代谢后失去药物活性,而后经肾脏排出体外。在肝脏代谢过程中肝药酶(尤其是CYP450酶系)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不同人之间肝药酶的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药物在不同人之间药效作用和不良反应、副作用等迥异,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存在多态性,因而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发现相关基因的表型,对于判断肝药酶活性,进而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检测结果的分析基本上全部依赖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医生、药剂师、基因检验师等),他们通过查阅相应的研究结果,结合个人经验人工判断被测基因对应单一代谢酶活性并给出分析报告。
目前这种判断药代酶活性方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a.片面性:每个通过基因判断药代酶活性的专业人员,都需自行查阅文献资料等获得信息,在判读者能力有限或者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很难系统性的获取较全面的信息,继而做出片面的评价。
b.主观性:判读者往往会受到自身工作经历,或者既往学习知识的影响,对于新的研究结果不能及时正确接纳综合判断,使得判断结果常常是判读者主观想法的一个表达,不是真实情况的客观表达。
c.效率低下:一个经验丰富的判读者从得到检测结果到给出分析报告,大致需要半天至数天,如果涉及多个代谢酶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一个没有经验的判读者可能需要数日或者更长时间。
d.错误率高:人工判断一个天然的劣势就是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且长期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易产生麻痹,而出现错误,随着流程增加或者样本增多,错误会叠加,所以人工判读的错误率较计算机判读要高的多。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药物代谢酶基因与药物代谢的关系模型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客观、全面而准确地评价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的类型之间的关联。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根据上述方法建立的模型,所述模型能够客观、全面而准确地评价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类型之间的关联。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受试者的药物代谢类型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快速而准确地确定受试者的药物代谢类型,为受试者的个性化给药方案提供指导。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立药物代谢酶基因与药物代谢的关系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索
a1、确定检索目的:检索涉及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的文献和涉及目标药物代谢的文献;
a2、根据检索目的,制定检索策略;
a3、执行检索操作;
a4、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检索结果,将符合条件的检索结果汇总;
b、数据分析
b1、对汇总的检索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评估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单个多态性位点的类型与药物代谢类型的关联;优选地,所述聚类分析至少包括META分析和/或系统性评价;
b2、评估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组合类型与药物代谢类型的关联;
b3、根据b1和b2的评估结果对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单个多态性位点的不同类型进行赋值;
b4、根据b2的评估结果和b3的赋值结果建立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总赋值和药物代谢类型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总赋值为所述基因的多个多态性位点的赋值的加和。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检索获得大量涉及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以及目标药物的代谢类型的文献,为系统性地阐明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与目标药物的代谢类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面而广泛的研究材料;同时,本发明所述方法对上述检索的文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研究单个的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的组合与药物代谢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赋值的方式,最终建立了第一药物代谢酶总赋值与药物代谢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简单的数值关系反映第一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类型之间的关联。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药物代谢酶选自Ⅰ相药物代谢酶或Ⅱ相药物代谢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岙特杰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岙特杰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容分发网络及其负载均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图形图像压缩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