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复合树脂玻璃镜片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5776.3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2 | 分类号: | G02C7/12;G02B1/10;G02B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复合 树脂 玻璃 镜片 制作方法 | ||
1.一种树脂玻璃镜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前期准备:将偏光膜经加热压弯、定型、表面处理、剪切检验合格后,并将偏光膜放置在制造模具的下模的腔面中定位,待用;
(2)前玻璃薄片的制作:将前玻璃薄片的毛坯片经光学磨制达到规定的弧度及厚度,再浸入强化液进行化学强化后,待用;
(3)树脂偏光镜片的制作:通过制造模具镶块将偏光膜片的一侧边缘下扣固定,再将偏光膜的另一侧边缘进行固定,将制造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合模;将熔融的热可塑性树脂由注胶道射出灌注至制造模具型腔内,并待冷却成型,依次移除上模、制造模具镶块,并从下模脱出注塑成型的树脂偏光镜片坯;
(4)树脂玻璃偏光镜片的制作:再将前玻璃薄片的后凹面与树脂偏光镜片坯的偏光膜相粘合,并同时排出偏光膜与前玻璃薄片之间的气泡形成粘合树脂玻璃偏光镜片坯;
(5)固化清洗:将粘合树脂玻璃偏光镜片坯送入恒温固化炉中进行一次固化,制成圆形镜片坯料;将圆形镜片坯料进行磨边切割,在自动磨边机上进行磨边和抛光处理,再使用清洗剂和溶剂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然后再次平放送入恒温固化炉中进行二次固化,二次固化后消除内应力、修整表面后,获得树脂玻璃偏光镜片坯,并进行清洗、检验;
(6)镀膜:在树脂玻璃偏光镜片坯表面旋涂一层加硬膜,旋涂厚度为500~1000nm,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 60℃~80℃,烘烤10~30min,该步骤重复3~7次,膜层厚度在 3~4 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玻璃镜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强化液由纳米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硅烷单体构成,使用时加入硝酸对玻璃光学薄片进行化学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玻璃镜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前玻璃薄片的后凹面与偏光膜粘合的过程是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压紧贴合的,具体步骤为:将前玻璃薄片、树脂偏光镜片坯分别按顺序依次插入模具样品空间内并用固定装置固定前玻璃薄片、树脂偏光镜片坯的边缘位置,且在将前玻璃薄片插入模具样品空间之前分别在前玻璃薄片的后凹面、树脂偏光镜片坯的前凸面上均匀涂抹上树脂胶水,将模具样品空间密封并抽真空,真空度为0.1~1MPa,然后再控制模具样品空间内的压具向下移动将前玻璃薄片、树脂偏光镜片坯压紧贴合,形成粘合树脂玻璃偏光镜片,再给模具样品空间充气,取出粘合树脂玻璃偏光镜片,通过包覆厚膜布的刮片将偏光膜与前玻璃薄片和后玻璃薄片之间的气泡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玻璃镜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一次固化和二次固化的温度均为50℃~80℃,固化时间为90~15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玻璃镜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膜的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如下:光固化预聚物 20~65份,稀释剂 35~85份,光引发剂1~10份,纳米二氧化钛 2-15份,助剂 4-14份;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是通过溶胶-凝胶法镀膜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7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