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暂降的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9308.3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智远;莫文雄;王勇;许中;栾乐;郭倩雯;周凯;易鹭;朱建鹏;牛铭;张振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清华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暂降的处理方法和系统,根据多个历史电压暂降事件的数据获取电压暂降事件的系统基准值,计算系统基准值引起用电设备故障的第二概率值;根据当前电压暂降事件的第一评估指标值计算第一评估指标值引起用电设备故障的第一概率值;根据第二概率值对分别对系统基准值进行修正,根据第一概率值对第一评估指标值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系统基准值和评估指标值判断当前电压暂降事件的等级,并根据等级选取对应的预置措施对供电设备进行调整。在此方案中,充分考虑了电压暂降对用电设备的影响程度对指标值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电压暂降的严重程度,从而可以采取对应的预置措施对供电设备进行调整,减小和消除电压暂降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压暂降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非线性和冲击性负荷的广泛应用,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是发生频率最高、对用户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类电能质量问题。对于现代工业用户来说,电压暂降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许多用电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最严重的电能质量扰动。例如,电压暂降会引起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的非正常脱扣或者低电压保护动作,造成电梯、电动机的停机;引起中央空调中变频控制器的非正常工作,导致控制器退出运行;引起变频器直流侧电压的降低,从而导致变频器触发过流或者欠电压保护跳闸,造成整个工业过程的中断;引起高压钠灯的非正常熄灭,导致公共场所失去照明等;许多医疗设备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而电压暂降会对计算机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医疗设备故障,据此,电压暂降除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外,还直接影响着生命安全。
目前针对电压暂降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指标,如暂降事件严重性指标Se、能量指标、SARFI(System Average RMS Variation Frequency Index,系统电压平均有效值变化率)指数指标、等势图和统计表格等。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其评估对象分成单事件指标、节点指标和系统指标。例如SARFI指数指标、等势图和统计表格可以用来评估节点或系统的暂降严重程度,还有的系统指标是由节点指标计算得到,而节点指标又是由单事件指标计算而得。
但是,单单得到电压暂降的评估指标值无法直观地知晓电压暂降的严重程度,而且得到的电压暂降的评估指标值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只利用电压暂降的评估指标值来确定电压暂降的严重程度的准确性较低,进而无法对电压暂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利用电压暂降的评估指标值无法对电压暂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压暂降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一种电压暂降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历史电压暂降事件的数据,根据多个历史电压暂降事件的数据获取电压暂降事件的系统基准值,计算系统基准值引起用电设备故障的第二概率值;
获取当前电压暂降事件的第一评估指标值,计算第一评估指标值引起用电设备故障的第一概率值;
根据第二概率值对分别对系统基准值进行修正,根据第一概率值对第一评估指标值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系统基准值和评估指标值判断当前电压暂降事件的等级;
根据等级选取对应的预置措施对供电设备进行调整。
一种电压暂降的处理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基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历史电压暂降事件的数据,根据多个历史电压暂降事件的数据获取电压暂降事件的系统基准值,计算系统基准值引起用电设备故障的第二概率值;
目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电压暂降事件的第一评估指标值,计算第一评估指标值引起用电设备故障的第一概率值;
修正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概率值对分别对系统基准值进行修正,根据第一概率值对第一评估指标值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系统基准值和评估指标值判断当前电压暂降事件的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9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