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醛生态吸音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0163.9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0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何跃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五羊艺冠声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吸音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板材领域,尤指一种无醛生态吸音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对无污染的板材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现有市场上销售的装饰板和吸音板大多是含有甲醛成分的粘合剂制作而成,而这些由甲醛粘合剂做成的板材在一定时间内会持续释放甲醛,如果甲醛超出一定标准,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另一方面,由于板材易燃,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民所关注,因此如何提高板材的阻燃性能,保证板材的使用安全,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课题。同时,目前市场上所有建筑装饰材料基本上是一次性使用后就报废了,从没有回收翻新再利用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因此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严重影响生活和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醛、阻燃性能好且可回收利用的无醛生态吸音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无醛生态吸音板,包括:一基材,其表面设有一饰面,其底面设有一吸音毡,在所述基材及所述饰面上开设有沿基材厚度方向贯穿的贯通孔;所述基材采用无机复合科技木,所述无机复合科技木采用木料粉粒、活性炭、多种化学助剂及高分子树胶混合,在添加多种阻燃性助剂,通过混炼挤出造粒工艺制作而成;所述基材中还包括负离子粉连续产生负离子以及包括银离子;所述饰面热压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所述吸音毡粘贴于所述基材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饰面采用防火胶板、三聚氰胺、木皮、铝板。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中还包括松香以提高各混合物的粘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外侧涂覆有机硅防水剂形成的防水密封层。
所述的无醛生态吸音板的制作方法,首先制作所述基材;其次在所述基材表面热压复合所述饰面;然后将所述基材及所述饰面进行加工,贯穿多个所述贯通孔,使得贯通孔贯通所述饰面以及所述基材;最后在所述基材底面粘贴所述吸音毡。
优选地,所述基材的加工步骤是先采用全自动开料设备将基材裁切成所需规格的板材,然后在裁切后的板材的底面钻孔,最后在所述板材的表面使用雕刻机雕刻出艺术孔以及贯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活性炭以及负离子粉连续产生的负离子,有效清除甲醛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
2、添加多种阻燃性助剂,使得基材实现阻燃的功能。
3、通过混炼挤出造粒工艺制作而成,使得形成的基材的强度高,刨、锯、钉、粘,随意加工,与普通木材无异。
4、设有银离子与细菌接触反应后,造成微生物固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实现抗菌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醛生态吸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
基材1
饰面2
吸音毡3
贯通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无醛生态吸音板,包括:一基材1,其表面设有一饰面2,其底面设有一吸音毡3,在所述基材1及所述饰面2上开设有沿基材1厚度方向贯穿的贯通孔4。
所述基材1采用无机复合科技木,所述无机复合科技木采用木料粉粒、活性炭、多种化学助剂及高分子树胶混合,在添加多种阻燃性助剂,通过混炼挤出造粒工艺制作而成。活性炭可以对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收。高分子树胶使得形成的基材1的韧性好,不易变形,易加工。通过混炼挤出造粒工艺制作而成,使得形成的基材1的强度高,刨、锯、钉、粘,随意加工,与普通木材无异。无醛生态吸音板采用超细木料粉粒、多种化学助剂及高分子树脂混合,再添入多种阻燃性助剂,通过混炼挤出造粒工艺制作而成,兼有木材和塑料的优良特性,挤出的双硬纺皮科技板达到了真正仿木的功能,是革命性绿色环保阻燃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五羊艺冠声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五羊艺冠声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0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管注入头移动装置
- 下一篇:连续油管作业车及其滚筒单元、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