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果壳粉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1633.3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贺磊;徐林初;王小东;王玉;赵攀;谢阳志;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华辉木业有限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27N3/00 | 分类号: | B27N3/00;B27N3/10;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果壳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油茶果壳粉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该添加剂包括改性油茶果壳粉和改性纳米蒙脱土,所述改性纳米蒙脱土的质量为改性油茶果壳粉质量的0.5%~1%;
所述改性油茶果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油茶果壳粉碎后过40~60目筛,得到油茶果壳粉,将0.5~1.5mol/L的NaOH溶液和环氧氯丙烷加入油茶果壳粉中,然后于50~60℃下搅拌改性30~60min,接着将油茶果壳粉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于65~80℃下烘干3~5h,得到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
其中油茶果壳粉的质量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1g:(10~25)mL,油茶果壳粉的质量与环氧氯丙烷的体积比为1g:(1~8)mL;
②向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中加入超支化聚酰胺固体和去离子水,然后于25~30℃下搅拌30~60min,接着将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于65~80℃下烘干3~5h,得到二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
其中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与超支化聚酰胺固体的质量比为1:(10~15),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20~40);
③向二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55~65℃下冷凝回流0.5~2h,反应后过滤,使用乙醇溶液洗涤至中性,并于50~65℃下烘干3~5h,得到改性油茶果壳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果壳粉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蒙脱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纳米蒙脱土加入到水中,在45~65℃下保温搅拌2~3h,然后加入改性剂,继续保温搅拌2~3h,冷却至室温,得混合物,之后对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取沉淀进行洗涤,再进行烘干、研磨,得到改性纳米蒙脱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果壳粉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由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6-氨基乙酸按质量比1:(1~1.5)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果壳粉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油茶果壳粉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改性油茶果壳粉的制备
①将油茶果壳粉碎后过40~60目筛,得到油茶果壳粉,将0.5~1.5mol/L的NaOH溶液和环氧氯丙烷加入油茶果壳粉中,然后于50~60℃下搅拌改性30~60min,接着将油茶果壳粉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于65~80℃下烘干3~5h,得到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
其中油茶果壳粉的质量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1g:(10~25)mL,油茶果壳粉的质量与环氧氯丙烷的体积比为1g:(1~8)mL;
②向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中加入超支化聚酰胺固体和去离子水,然后于25~30℃下搅拌30~60min,接着将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于65~80℃下烘干3~5h,得到二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
其中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与超支化聚酰胺固体的质量比为1:(10~15),一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20~40);
③向二次改性的油茶果壳粉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和N,N-二甲基甲酰胺,在55~65℃下冷凝回流0.5~2h,反应后过滤,使用乙醇溶液洗涤至中性,并于50~65℃下烘干3~5h,得到改性油茶果壳粉;
二、改性纳米蒙脱土的制备
将纳米蒙脱土加入到水中,在45~65℃下保温搅拌2~3h,然后加入改性剂,继续保温搅拌2~3h,冷却至室温,得混合物,之后对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取沉淀进行洗涤,再进行烘干、研磨,得到改性纳米蒙脱土;
三、油茶果壳粉添加剂的制备
将步骤一得到的改性油茶果壳粉和步骤二得到的改性纳米蒙脱土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油茶果壳粉添加剂;其中所述改性纳米蒙脱土的质量为改性油茶果壳粉质量的0.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果壳粉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超支化聚酰胺为脂肪族超支化聚酰胺、芳香族超支化聚酰胺或者脂肪族和芳香族混合超支化聚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果壳粉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改性剂由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6-氨基乙酸按质量比1:(1~1.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华辉木业有限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未经南昌华辉木业有限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16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刨花板甲醛释放量的方法
- 下一篇:植物基无机复合材铺装系统及铺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