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衬砌智能养护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1784.9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倪光斌;章远方;林传年;孙世豪;吕刚;霍建勋;万鹏;蒋思;王浩;姚坤锋;耿冬梅;纪博林;严振林;杨建福;孙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姚金金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东辅楼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衬砌 智能 养护 台车 | ||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养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养护台车。该养护台车包括外拱和控制器,外拱的外侧设有多个加热装置、多个喷雾装置及对应设置的多个温度检测装置和多个湿度检测装置,加热装置用于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对隧道衬砌的内壁形成加热,喷雾装置用于向隧道衬砌的内壁喷雾;控制器用于根据各温、湿度装置反馈的信息控制每个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和每个喷雾装置的喷雾量。本养护台车不仅可以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智能控制,而且加热和加湿两种养护手段相互独立,温度养护条件与湿度养护条件之间彼此互不影响,因此可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对各区域实现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最终能够显著提高隧道衬砌质量、混凝土强度和表面致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智能养护台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隧道施工中,衬砌一般采用自然养护,极个别项目采用简单的喷水养护处理。由于上述养护方法受外界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养护效果不佳,难以保证衬砌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对于隧道衬砌尚无专门的养护设备可供施工单位使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隧道衬砌质量的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智能养护台车,包括外拱和控制器,所述外拱的形状和大小大体与隧道衬砌内壁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外拱的外侧设有多个加热装置和多个喷雾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对隧道衬砌的内壁形成加热,所述喷雾装置用于向隧道衬砌的内壁喷雾;在所述外拱上,每个加热装置对应设有一个用于检测隧道衬砌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每个喷雾装置对应设有一个用于检测隧道衬砌湿度的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湿度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个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和每个喷雾装置的喷雾量。
优选的,多个所述喷雾装置在所述外拱的外侧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板,所述外拱的外侧面由多个所述电加热板拼接而成。
优选的,多个所述喷雾装置分布在电加热板表面。
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和与所述雾化喷头连接的高压流体输送管道,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所述电加热板的外侧,所述高压流体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电加热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为5~10微米级雾化喷头。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设置在所述外拱的内侧,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具有平台,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外拱的边缘处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用于与隧道衬砌密封接触。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为充气气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隧道衬砌智能养护台车,通过在外拱的外侧设置多个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配合与各区域对应的温度检测装置和湿度检测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智能控制,而且由于加热和加湿两种养护手段相互独立,温度养护条件与湿度养护条件之间彼此互不影响,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对各区域实现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最终能够显著提高隧道衬砌质量,特别是衬砌混凝土强度、表面致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隧道衬砌智能养护台车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隧道衬砌养护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1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