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5226.X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柴勋;杨娟;刘根桃;吴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宁波江东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2 | 代理人: | 刘永斌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纤维 细胞培养 选择性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的选择性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胎牛血清、人血清白蛋白、牛脑垂体提取物、胰岛素、维生素C、生物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并且按照1ml:0.0125ml‑0.05ml:0.005ml‑0.025ml:80μg‑423μg:7μg‑18μg:22μg‑60μg:37μg‑214μg:1μg‑20μg:0.1μg‑1μg的比例混合;所述基础培养包括DMEM培养基和F12培养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成纤维细胞具有选择性,提高成纤维细胞的纯度,避免杂细胞污染,有效缩短细胞传代数,细胞增殖速度快。本发明的选择性培养基还能够降低血清使用量,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广泛分布于真皮组织中,成纤维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物质构成细胞外基质,从而形成结缔组织,对机体发挥结构性功能。成纤维细胞在人的一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胚胎期指导皮肤形成,器官成熟后参与皮肤稳态的维持,促进损伤部位结构与功能的修复等。因此,体外培养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组织工程,美容,医疗等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
目前,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方法中使用的培养基基本由基础培养基和20%胎牛血清配置而成,而此类培养基的具有以下缺点:
1、对成纤维细胞没有选择性,需要对原代组织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获得较纯的真皮组织。如采用胰酶消化原代组织,从而分离表皮和真皮,再将真皮切碎后用胶原酶消化成单细胞,最后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该操作过程中酶会对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细胞得率低,同时还具有成本高、消化时间久,操作复杂等缺点。
2、由于没有成纤维细胞选择性,前3代往往很难获得纯化的成纤维细胞,需要多次传代才能获得高纯度的细胞,然而传代越多会使得细胞的原代活性越来越差,疗效显著降低,同时存在致瘤风险。另外,每次传代时使用胰酶消化也会对细胞造成严重的损伤。
3、传代操作时,为了保证细胞活力和增值速度无法大数量扩瓶培养,往往选择1瓶传3瓶或者更少,导致培养时间久,传代数多,细胞原代活性差。
4、胎牛血清价格昂贵,批次差异大,并且使用剂量限制大,降低动物血清对人体的安全隐患。
如申请号为201710018241.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膜片的细胞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H-DMEM(High Glucose-Dulbecco minimumessential medium,高血糖-杜尔伯科极限必需培养基)或者DMEM-F12(Dulbecco minimumessential medium-Ham'sF 12nutrient medium,杜尔伯科极限必需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基);(2)添加组分:维生素C50-100μg/ml,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表皮生长因子)3-20ng/ml,(3)血清5-15%。该培养基虽然血清用量较少,但是其不具有成纤维细胞选择性,培养基中的杂细胞对于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成纤维细胞选择性,对于血清依赖性小的选择性培养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的选择性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胎牛血清、人血清白蛋白、牛脑垂体提取物、胰岛素、维生素C、生物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并且按照1ml:0.0125ml-0.05ml:0.005ml-0.025ml:80μg-423μg:7μg-18μg:22μg-60μg:37μg-214μg:1μg-20μg:0.1μg-1μg的比例混合;
所述基础培养包括DMEM培养基和F12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5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