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5538.0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2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棒;程多福;高运谦;邱纪青;邓楠;汪志波;洪群业;张仕华;刘亚丽;郑路;冯伟华;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18 | 分类号: | B01J29/18;B01J29/24;B01J29/65;B01J29/68;C07C67/37;C07C6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分子筛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分子筛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氢型分子筛进行胺吸附,再在金属盐溶液中进行金属离子的配位改性,然后焙烧,再在400~600℃下催化不饱和烃进行碳化反应,最后将预积碳处理后的催化剂700~1000℃进行碳化,即得;所述氢型分子筛为氢型丝光沸石或氢型ZSM‑35分子筛;所述不饱和烃的分子动力学直径为0.4~0.75nm。本发明的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能够在不影响8元环孔道内酸性位的情况下消除较大尺寸孔道内的酸性位,延长分子筛催化剂在二甲醚羰基化制备乙酸乙酯反应中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分子筛催化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广泛用于纺织、香料和医药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中间体,下游产品主要有乙酸、醋酐、丙烯酸甲酯和乙酸乙烯酯、乙酰胺等。在国内,乙酸甲酯的生产主要是传统酯化法。该法存在产物与催化剂分离复杂和贵金属铑昂贵与紧缺的问题,并且碘化物对设备腐蚀严重。固体酸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酸甲酯是一条新颖的路径,反应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为固体催化剂,无腐蚀易分离,且能解决DME产能过剩的问题。
目前,研究较多、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主要是丝光沸石分子筛。丝光沸石的骨架结构中沿[001]方向存在着12元环和8元环直孔道,8元环孔道位于12元环孔道之间,沿[010]方向也存在8元环直孔道。12元环孔口呈椭圆形,尺寸为0.65nm×0.70nm,[001]方向8元环孔口尺寸为0.26nm×0.57nm,[010]方向侧口袋8元环孔口尺寸为0.34nm×0.48nm。研究表明对于分子筛催化的二甲醚羰基化反应,位于8元环孔道中的酸性位的活性更高,而位于12元环孔道内的酸性位与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乙酸甲酯的选择性,必须选择性地弱化或消除12元环中的酸性位在反应体系中的作用。
为此,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常用的主要有吡啶吸附和脱铝两种方法。预吸附吡啶的丝光沸石在使用过程中吡啶吸附剂缓慢脱附,导致积碳量逐渐增加,使丝光沸石的选择性变差、寿命变短,影响产品品质。采用酸或水蒸气处理丝光沸石脱铝的方法,存在脱铝的选择性差,且分子筛结构易坍塌缩短了分子筛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能够延长分子筛催化剂在二甲醚羰基化制备乙酸乙酯反应中的寿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型分子筛吸附胺,得到胺吸附型分子筛;所述氢型分子筛为氢型丝光沸石或氢型ZSM-35分子筛;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胺吸附型分子筛浸入金属盐溶液中浸泡1~24h,然后焙烧,得金属氧化物改性分子筛;所述金属盐为La、Y、Ca、Cu、Zn、Ga、Co、Ni、Zr、Fe中至少一种的盐;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金属改性氧化物分子筛在400~600℃下催化不饱和烃进行碳化反应,得预积碳催化剂;所述不饱和烃的分子动力学直径为0.4~0.75nm;
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预积碳催化剂在700~1000℃进行碳化,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5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