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茎紫金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5921.6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6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梅;宁祖林;陈玲;叶育石;廖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燕;刘明星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金 组织培养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粗茎紫金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本发明实现了粗茎紫金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为粗茎紫金牛组织培养技术开辟新道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可一次性培育出大量的粗茎紫金牛种苗。本发明能够有效的缩短育苗时间,且本发明所用的培养基和试剂易配置,成本低,易大范围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茎紫金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粗茎紫金牛(Ardisia dasyrhizomatica C.Y.Wu et C.Chen)是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灌木,高约50厘米,茎粗壮,直立不分枝;叶片革质,聚生茎顶端,叶片大,紫红色;花紫红色、果鲜红色。该物种产于云南河口,分布在海拔约150米的林下,其标本仅见于昆明植物所标本馆,由中越考察队于1965年采集。因当地大面积开垦林地种植香蕉,其生境受到严重破坏,2013年在云南河口一带多次野外考察过程中,仅发现2处香蕉地边缘沟边有十多株,2016年11月再次考察时仅剩1处香蕉地边缘有5株。粗茎紫金牛生境受到严重破坏,野生数量稀少,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意义。同时其株型低矮紧凑,叶片紫红色,花紫红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
华南植物园于2013年开展了粗茎紫金牛迁地保育研究,几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其在广州栽培能正常开花,但自然条件下难以结实,而扦插繁殖会使母株受损,且繁殖系数低。如何解决其繁殖技术问题,成为该物种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茎紫金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繁殖系数高,培育时间短,只需有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设备即可进行,实现粗茎紫金牛种苗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本发明的粗茎紫金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生长季节剪取粗茎紫金牛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
b、将外植体消毒,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的叶脉主脉两边的叶子各切掉一半,然后将余下的外植体切块,将切块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丛生芽,所述的初代诱导培养基每升含有:0.5~1.5mg TDZ(噻苯隆)、0.2~0.5mg NAA(萘乙酸)、琼脂、蔗糖,余量为WPM培养基,每升初代诱导培养基是这样配制的:按上述组分及其含量,在少量WPM培养基加入TDZ、NAA、琼脂、蔗糖,然后再用WPM培养基定容至1L,调pH至5.2,混合均匀后,灭菌后即得初代诱导培养基;87~94天所述的切块叶脉开始膨大,继续接种90天在膨大的主脉、侧脉上开始有丛生芽冒出;
所述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中琼脂、蔗糖的量为常规量就可以,如琼脂6g/L,蔗糖20g/L,pH优选为5.2。
c、将萌发丛生芽的膨大的叶脉切割成带1~2个丛生芽的小块,接种于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继代培养苗,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基每升含有:1.0~2.0mg 6-BA(6-苄基腺嘌呤)、0.1~0.5mg NAA、琼脂、蔗糖,余量为WPM培养基,每升继代增殖培养基是这样配制的:按上述组分及其含量,在少量WPM培养基加入6-BA、NAA、琼脂、蔗糖,然后再用WPM培养基定容至1L,调pH至5.2,混合均匀后,灭菌后即得继代增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周期为120d,增殖系数达2.1~4.0;
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中琼脂、蔗糖的量为常规量就可以,如琼脂6g/L,蔗糖20g/L,pH优选为5.2。
d、待继代培养苗长到3~4厘米时,将所述的继代培养苗从基部切开来,用含有NAA的溶液浸泡,然后扦插于由泥炭和珍珠岩组成的基质中,培养期间注意杀菌、保湿和遮阴,获得组培苗;30天左右开始生根,每株苗有根数3-5条,生根率可达92%,所述的基质由泥炭:珍珠岩按质量比2:1混合而成;
e、将组培苗移栽到移栽基质中进行移栽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5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